五年制高职《植物组织培养》课程标准
一、概述
(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五年制高职园艺技术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操作性。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习者具备从事植物组织培养工作所必需的基本理论和操作技能。开设本课程应在《植物生产与环境》课程学习的基础上进行。(二)课程基本理念本课程的内容和体系,必须符合企业需求、适合高职学生的“基础学力”,实现人才培养与单位用人的有效对接。教师应以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为主要教学场所,充分利用实验室中的各种仪器设备,引导并组织学生参与植物组织培养各道工序的操作,不仅使学生掌握植物组织培养的各种操作技能,而且注重培养学生团结协作、认真踏实、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和吃苦耐劳精神。同时,要采取多种形式进行考试和考核,鼓励先进,带动后进,达到共同进步。学生应在老师的指导下,按照有关操作规范,积极主动地参与各项实践活动,勤动手,勤动脑,记好实习笔记和课堂笔记,并充分利用课余时间,主动到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熟悉工作环境,与工作人员一起进行生产性的劳动,在实践活动中发现问题、分析原因、提出解决办法。(三)课程设计思路1、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够用实用为原则,确定《植物组织培养》课程内容。其中,操作技能是重点,基本理论仅为其作简单的、必要的解释或铺垫。理论与实践比例在13左右。2、以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工序为主线、技术环节为模块,确定《植物组织培养》课程体系,即按照“洗涤培养器皿配制培养基接种培养驯化移栽”的顺序构架,组织项目活动。3、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诱导愈伤组织、芽或根的形成,需要添加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加什么,加多少,比例怎样?需要应用较深的植物生理及遗传学知识进行试验研究,高职层次学生的文化基础达不到要求,加上教学时间的限制,所以,本课程在这方面不作要求,只要求在老师的指导下,借鉴成功经验,培育出组培苗即可。4、总学时100左右,6个学分。各项目的课时数及学分,依据项目内容总量及在该门课程中的地位确定。考核评价采用多元化方法,如单项技能考核、产品综合评价、自我评价、卷面测试、实习笔记和课堂笔记评比、讨论总结等等。5、学习程度主要用“了解”、“理解”、“能”、“会”等词来描述。“了解”用于表述事实性知识的学习程度,“理解”用于表述原理性知识的学习程度,“能”或“会”用于表述操作技能的学习程度。
二、课程目标
1
f(一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