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教育理论基础知识综合
1、学校文化从其形式上来看,可以分为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2、在教育目的问题上,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主张体现了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思想3、认为“人是唯一需要教育的动物”的教育思想家是康德4、教育思想家中,将哲学中的统觉观念用于教学上的是赫尔巴特5、195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的教育工作方针是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6、在康德看来,标志人类从自然状态向社会状态转变的是文化7、能够培养青少年的创新思维品质的训练方法是发挥求异思维、鼓励想象、改善知识结构8、创新思维最本质的特点是灵感和求异思维9、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促使科学技术再生产的最主要的途径是学校教育10、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教育目的11、由学校教育过程实现的科学知识再生产是一种无限的永恒的再生产。12、学校既是传授知识的教育单位,同时也是从事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13、教育目的就其本质来说,是要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14、教育可以整合、控制文化,使文化结为一体,增强文化自身的凝聚力。15、当前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16、教育“心理起源论”的代表人物是孟禄17、生产力发展是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18、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学校的教育目的是培养统治者19、在西方传统的课程理论中,通常把课程目标分为:事实、技能和态度20、提出道德的教育必须走在性成熟之前这一主张的是苏霍姆林斯基21、促使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关键是正确的人生观22、美育即审美教育23、洛克主张绅士教育,在进行绅士教育过程中,应把什么放在首位德行24、杜威将进步主义与实用主义联系在一起25、狭义的文化专指精神文化。26、教育目的的制定要符合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27、赫尔巴特是第一个把伦理学和心理学引入教育学的教育家。28、“教育过程最优化”的教育思想的创立者是巴班斯基。
f29、我国首次把美育列为教育目的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是在1912年30、《中庸》中,提出了学习的过程是“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31、在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上坚持个人本位论的代表人物有裴斯泰洛齐32、自我意识发展趋向于成熟阶段是高中生33、进入20世纪以后,生产力结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复杂多样化,带来了学校教育结构的复杂多样。34、为完满生活做准备的教育目的是斯宾塞提出的。35、古代斯巴达教育以培养武士为目的,特别重视儿童的体育和军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