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数学136生本课堂教学设计
《平面直角坐标系(第2课时)》
一、课程说明课例类型:新授课授课学校:大旺中学授课年级:七年级授课学科:数学课程内容:《平面直角坐标系(第2课时)》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1)掌握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符号的特点;(2)了解关于坐标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特点及平行于坐标轴的直线上的点的坐标特点。2、能力目标经历探索点的位置与坐标之间的关系的过程,发展学生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观点的能力。3、情感目标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点的坐标特点,并获得数学活动的经验,提高探究、发现和创新的能力,同时重视学生的思维过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二、教学重点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特殊点坐标的特点与规律。三、教学难点探索特殊点与坐标之间的关系。四、教法设计针对本节特点,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教学方法,由教师提出明确问题,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探究、合作交流,进行总结,使学生从中获取知识。五、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
课前下发《课前导学案》让学生完成问题1:请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出下列各个点,并注意观察各点坐标与所处的位置间的规律。A32B32C32D32E23F23G23H23I04J40K40L04问题1复习巩固根据坐标描点的基本能力,同时为后面的探究提供载体;问题2巩固了点的坐标的几何意义。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教学说明
一、复习旧知。铺垫新知
问题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出下列各点:1点A在y轴上位于原点上方距离原点2个单位长度2点B在x轴上位于原点右侧距离原点1个单位长度3点C在x轴上方y轴右侧距离每条坐标轴都是2个单位长度4点D在x轴下方y轴右侧距离x轴2个单位长度距离y轴4个单位长度。指导学生讨论交流
完成《课前导学案》
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同时为探索新知识提供载体。
小组互相讨论
1
f交流完成的结果1、定义如图,建立直角坐标系。
y
O
x
做笔记,听指令,发现问题,总结问题。
坐标象限的定义只要求学生能够借助图形直观认识即可,严格地说坐标平面被两条坐标轴分成五部分,四个象限和坐标轴,因为坐标轴上的点不属于任何象限。
坐标平面被两条坐标轴分成四部分,分别叫做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①解释“象限”;②把全班看作一个平面直角坐标系,分别叫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的同学站起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