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现状及教育措施
作者:李娟来源:《读天下》2018年第20期
摘要:在中国农村中存在大量的留守儿童。因为家庭生活和教育的缺陷,他们的心理成长面临着问题。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要在各级政府的指导推动下,家庭的重视下,学校的参与下,构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关爱体系。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措施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含义与现状
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到城市打工,而自己留在农村生活的孩子们。他们少部分与自己的父母亲中的一人一起生活,多数与爷爷奶奶,甚至父母亲的其他亲戚一起生活。农村留守儿童群体是我国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过程中所带来的必然性结果,是中国长期的城乡二元体系松动的一群“制度性孤儿”。
据有关部门统计,全国留守儿童约有2300万,农村留守儿童占其中绝大多数,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检出率高达5714。在“留守儿童”中,只有20考入普通高中,10的就读职业技术高中和中专,多达70的孩子则在中考后便走上打工之路。根据调查发现我县农村留守儿童七成以上是15岁以下的孩子。在调查中,大多数留守儿童表现得不自信,602的孩子觉得自己很一般,568留守儿童在与人交往时表现为“不爱交往”和“从不交往”。很多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处于亚健康状态,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一些人甚至会因此而走上犯罪道路,成为社会的一大问题。
二、目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心理问题原因分析
(一)与父母亲子关系的欠缺
由于与父母分离,留守儿童长期缺乏亲情的安慰和关怀。大多存在着焦虑和紧张等情绪,缺乏安全感,人际交往能力差。由于父母探亲频率低,联系次数少,留守儿童在口语交际、人际交往、协作求助、提高成绩等诸多方面存在障碍,并且此比例有明显上升的趋势。
(二)监护人监护不力
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绝大多数由孩子的祖父、祖母或外公、外婆监护教育,这些人绝大多数是文盲,这种状况被我们称为“隔代教育”,而这些祖辈作为特殊的监护人群体,年龄普遍高,体力差,文盲比例高,教育方法因循守旧,不但在学习上无法给留守儿童切实有效的帮助和辅导,而且在思想观念上与留守儿童也存在明显差异,造成了沟通障碍。这些祖辈们还是农村建设的“新”主力军,忙于田间劳作,根本上没有时间与精力去关心孩子的学习教育。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三)现代传媒的诱惑
留守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