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核心理念,华夏文明在当代的复兴才是高标准的。反过来说,缺失这种核心取向的文明复兴只能是虚假的复兴。中华民族有能力也有条件超越自身文明和其他文明的局限,构建更新的文明形态,展现出当代与未来中华文明博大的格局。逐步创生新的文明后,积极为世界文明发展提供有价值的新元素,对人类文明给予具有历史高度的引领,同样是中华文明复兴的应有之义。100年前,罗素曾说过:“如果中国在国力足以自卫时,放弃征服异族,把全副精力投入于科学
f与艺术,开创一种比现在更好的文明,那么,中国对世界尽了最恰当的义务,给了人类全新的希望。”这些话仍然给人启迪。走向复兴的中华文明不应局限于一时一处的得失,而应将自己的复兴同整个世界文明的发展最大限度地结合起来,使自我发展和人类进步相互促进。
(摘编自郭湛、刘志洪《中华文明复兴的核心取向》)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华文明只有在传承的基础上进行再造才能复兴,而“梦回唐朝”的复古并不可取。B中国近代改良者在理论上明白不能复制外来文明,在实践中却卷入西方主导的思维模式中。C中华民族浴火重生要靠文明的自我创新而不是复现,所以新兴才是我们关注的重点。D复兴后的中华文明会成为世界文明的模式,引领其他文明按照这种模式建构和发展。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采用“总分”结构,首段提出文章中心观点,再对传承、创新和引领展开论述。B文章采用例证法,以近代改良者的事例证明挣脱西方文明的羁绊中华文明才会复兴。C第五段论证了现今的主导文明已不益于人类发展而中华文明将会优越和高级的观点。D文章针对性强,既有对现实中的复古和全盘西化的批判,也有对文明复兴的展望。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传承、创新和引领是中华文明复兴的要义作为中华文明复兴具体实践的“一带一路”的倡议与合作完全符合此要义。B中华文明的再造和创新过程,包含着对中西方文明的扬弃,这与鲁迅先生提出的“拿来主义”的精神是相一致的。C中华民族有能力也有条件构建更新的文明形态,这一点罗素已经预见到,但他担心中华民族会征服异族是没有道理的。D走向复兴的中华文明应该具有博大的格局和世界眼光,将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结合起来,促进自身和人类的进步。(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材料一:2018年11月19日2时7分,我国在西昌卫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