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真器给单片机开发者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同时也很容易造成人的依赖性。很多时候,没有仿真器却能促使工程师写出更高质量的程序。在硬件仿真调试之前,下面准备工作将是必要的:
(1)程序编完后,对代码仔细逐行检查。检查代码的错误,建立自己的代码检查表,对经常易错的地方进行检查。检查代码是否符合编程规范。
(2)对各个子程序进行测试。测试的方法:用程序测试程序,编制一个调用该子程序的代码,建立要测试子程序的入口条件,再看看它是否按预期输出结果。
(3)如果代码有修改,再次对代码进行检查。
11
f42软硬联调
编程后利用KeiluVisio
3来进行编译,再生成的HEX文件装入芯片中,采用proteus软件来仿真,检验功能是否能够正常实现。仿真成功后,焊接硬件电路,通过ISP下载器将hex文件烧制到单片机。
通电后,LED1亮,数码管显示“000000”。对应的“S1”键为甲加分按钮,当LED1亮时,每次按下“S1”键,甲队分数加1;当LED2亮时,每次按下“S1”键,甲队分数加2;当LED3亮时,每次按下“S1”键,甲队分数加3;可以通过按“S5”键来实现LED1LED2LED3之间的切换。对应的“S2”键为甲队减分键,当LED1亮时,每次按下“S2”键,甲队分数减1;当LED2亮时,每次按下“S2”键,甲队分数减2;当LED3亮时,每次按下“S2”键,甲队分数减3;“S3”键为乙加分键,“S4”键为乙队减分键,其实现功能与甲队一样。对应的“S6”键为清零按钮,按下可以实现复位。数码管显示甲乙队当前分数,复位后,数码管显示“000000”。
12
f第5章总结
做了两周的单片机课程设计,我有了很多的体会和感想。我们的课程设计是比赛计分器。设计可以在实验室里做,也可以在
寝室里做,我大部分时间还是在寝室里做的。比赛计分器设计,这个内容没有现成的程序和设计图,需要我们真正
亲手去编。这两周的实习真的有点难度,程序里面的好多内容不懂,自我感觉是单片机我们所学的内容还不足以编出这个程序,但是只好硬着头皮去看去理解。但在学习过程中也充满了乐趣,当看懂了程序的一些语句,画出了要求的设计图,那我喜悦那种成就感油然而生。
这次实习让我受益匪浅,无论从知识上还是其他的各个方面。上课的时候的学习从来没有真正的用单片机,只是从理论的角度去理解枯燥乏味。但在实习中使用了单片机及其系统,能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开阔了眼界,提高了单片机知识的理解和水平。在这次课程设计中又让我体会到了合作与团结的力量,当遇到不会或是设计不出来的地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