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递减:产量增加的比例小于各种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称之为规模报酬递减。
第6章
1.市场:是一个被推广了的时间和空间的理论范畴,指一组为买卖某种商品而相互发生联系的厂商和个人,或指同种商品由供求双方作用形成价格的“地方”。
可编辑
f精选文档
2.市场结构:是指某种商品或劳务在市场上的竞争程度。一般认为,决定市场竞争程度的最主要因素是厂商的数目和产品的差别程度。
3.完全竞争:是指不存在任何垄断因素的市场情况,或者说是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的市场结构。
4.收益:是指厂商出售商品后所获得的货币收入。厂商的收益可分为总收益TR、平均收益AR和边际收益MR。
5.停止营业点:又称停业价格,指企业在收入刚好抵补可变成本或损失正好等于其固定成本时的价格水平,即平均可变成本的最低点。
6.厂商短期供给曲线:是指厂商停止营业点AVC最低点以上的那部分边际成本曲线。7.平均收益:是指厂商在出售一定数量的商品后,从每一单位商品中得到的货币收入,即平均每个商品的卖价,它等于总收益除以销售数量。8.边际收益:是指厂商每多销售一单位商品而带来的总收益的增加值,它等于总收益的增量与销售量增量之比。9.总收益:是指厂商出售一定数量商品所获得的总货币收入。总收益等于商品价格与销售量的乘积,即TRPQ。10.成本固定不变行业:在长期,如果某一行业的供给量扩大或缩小并不影响各厂商生产要素价格厂商生产成本的变化,则称该行业为成本固定不变行业。11.成本递减行业:在长期,如果一个行业供给量增加后会使各厂商的生产成本下降,则称该行业为成本递减行业。12.成本递增行业:在长期,如果一个行业供给量增加后会使各厂商的生产成本上升,则称该行业为成本递增行业。13.边际生产率递减规律:如果两种生产要素共同生产一定的产品,那么,当一种生
可编辑
f精选文档
产要素的数量既定不变而继续追加另一种生产要素时,每追加的一单位生产要素的产出将会递减,这被称为边际生产率力递减规律。
14.外部经济:马歇尔曾经把能够引起厂商成本降低的因素分为内部经济和外部经济。内部经济发生于厂商的U形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下降部分;而外部经济亦称行业经济,是指整个行业扩大所带来的厂商成本曲线整体下降。
15.边际产品价值:指最后追加一单位要素时所增加的边际物质产品的销售值,它是生产要素的边际生产力的价值形态。边际产品价值VMP等于边际物质产品MPP与产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