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专题七文言文阅读3文言虚词的7大推断技法
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333页核心考点提示:①《考试大纲》要求掌握“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18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②和实词相比,虚词的数量要少得多,但由于虚词的用法灵活,使用频率高,与现代汉语相比,变化更大,所以掌握起来更困难。但虚词的作用又极大,实词要靠虚词帮助才能组合成句,从而显示不同的语气、表达不同的意思和情感。③高考题型,只要求判断不同句子中同一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的异同,其句子,一个是语段中的,一个是教材中的,④掌握虚词的途径,最好进行系统、归类。为下面各句中虚词的用法归类,把序号填写到后面的横线上。一、【于】A.介词。在,从,到B.介词。“在……方面”“在……中”C.介词。由于D.介词。向,对,对于。E.介词。被。F.介词。与,跟,同。G.介词。比。1……而青于蓝。《劝学》________.2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__________.3求救于齐《触龙说赵太后》__________.4从径道亡,归璧于赵。《廉颇蔺相如列传》__________.5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悔。《游褒禅山记》__________.6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__________.7业精于勤荒于嬉《进学解》__________.8君幸于赵王。《廉颇蔺相如列传》__________.9乃设九宾礼于庭。《廉颇蔺相如列传》__________.10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屈原列传》__________.11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__________.12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__________.13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__________.答案:1G2A3D4A5B6F7C8E9A10E11F12D13G二、【何】A.用作疑问代词。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B.用作疑问代词。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C.用作疑问代词。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D.用作疑问副词。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E.用作疑问副词。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F作语助词相当于“啊”。1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__________.2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__________.3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齐桓晋文之事》__________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