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向上直接量取,当高差超过一整尺时,则在该层用水准仪精确地测设第二起始标高线,作为继续向上传递的依据。(5)、将水准仪架设在相应的施工层面上,检测由下向上传递的相应水平线上,误差应在±5mm之内。在各层打平时,应后视两条水平线以作校核。(6)、在每次施工平台浇砼前,待平台上的大部分工人散去时,将水准仪架设在稳定的平台上,进行抄平工作,水平点用红油漆画在钢筋高出砼面05m处作为施工的依据。5.1.1.3垂直度偏移的控制(1)、层间坚向测量偏差应控制在±3mm之内,而建筑物全高(H)坚向测量偏差不应超过H<310000。(2)、垂直度控制采用吊线锤法,把地面点向上传递到施工层,然后用经纬仪,根据传递的控制点,放出主轴线。以此作为施工的依据。5.1.1.4高程控制
根据勘测设计图纸上指定的水准点,用水准仪准确地将高程引测到施工现场附近便于使用不易破损的地方,建立高程控制网。用于监控水准点的位置应稳定不下沉,不变形。引测高程水准点,点与点之间形成一个水准闭合网,确保高程点准确。
高程控制:采用吊钢尺法,在外墙、边柱或楼梯间吊上钢尺,于施工层架设水准仪读数,把下面标高传到施工层。5.1.1.5测量资料:本工程均有专用测量记录手薄及各种记录表格能保证各种原始资料的完整。内业外业资料齐全,施工中应认真注意收集整理,确保竣工时提交的资料数据准确无误。5.1.2建筑物的变形观测
9
f建筑物在自身重量、外力和施工、运营阶段中反复荷载影响下均会产生变形,变形包括沉降、位移、倾斜等,一旦变形超出了设计允许值,就会导致钢筋扭曲而影响结构。给今后的装修带来困难,重者还会危及建筑物安全施工和正常运营,所以必须对施工层的扭转进行观测,以提供数据,作为纠偏的依据。5.1.3、沉降观测1、沉降观测点的设置
在±0000平面每个单体工作各设置820个观测点,均匀分布。其埋设办法:用长150mm的角钢,一端焊一铆钉头,另一端预埋入柱内,留出长约30mm,铆钉头向上。统一埋于首层柱高200mm处。2、沉降观测
主体结构施工阶段10d观测一次,装饰阶段30d一次,直至沉降稳定,沉降稳定标准:1年内沉降观测值相差不大于1mm。
测量所需仪器和工具品种经纬仪水平仪钢卷尺
无线对讲机线锤
规格型号DT2DSZ350m进口
大、中、小
数量1台2台2把8部
各2个
5.2.基础工程施工
5.2.1.预制砼管桩基础工程5.2.1.1.施工准备
(1)、熟悉工程地质资料、桩基施工平面图、桩基施工组织设计或方案。(2)、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