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中国教育改革的方向
中国教育改革的目标就是素质教育,从97年素质教育具体实施至今已经15年,我们教育依然未从根本上转变为“素质教育”,为什么我们的改革一直在进行,但是却一直在失败呢?我们先从一个问题出发到底什么是素质教育呢?素质教育就是,培养学生基础能力和个性化能力的教育。什么是基础能力?优秀的品德,学习的智慧,良好的审美观,健壮的身体,勤奋的态度。什么事个性化能力?通俗言之,努力的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教育心理学》一书指出,影响学生心理素质构建的两个最重要的阶段就是初中和大学。但是如果综合知识系统,家庭和社会教育,那么我们就可以将学生的最重要的教育阶段分为三个阶段:初中、高中、大学。小学初中:基础能力培养阶段。重点就是教会学生德智体美劳,现在的很多城市做的很好,因为我们的大部分家长和老师素质的提高,所以不再深谈这一阶段的教育。高中:过渡阶段。这个阶段和初中和大学一样重要,因为它使学生有了第一次选择理性倾向和感性倾向,但是此时还需保持努力的态度,但这种努力的态度又并非全部是因为兴趣。因为此时的学生自制能力还是很弱的,所以此时的过渡很重要。要完成的目标就是教会学生基础的知识、研究问题的方法、思考问题的方法、创新思维的引导。大学(包括研究生教育):个性化能力培养阶段。亦即引导学生发现自我,认识自己到底擅长什么,到底喜欢什么。同时教会他们用努力的态度从事自己热爱的事业,不会被外界的其他因素轻易地改变。此时我们就回到了我们的问题:我们的改革为什么会失败?实质上认识到了什么是素质教育,我们不难发现我们存在的本质问题。现今的改革都是从“改革考试制度”,“减少升学压力”,“改革教材”,“减少课业负担”,“高中兴趣发展”等处着手,而且每次的改革都不能够彻底,因为国家的教育改革都是面向学校,从来不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等方向统筹去考虑,于是往往不能抓住我们现在各个阶段的教育到底出现了什么问题。现在就说一说如今中国各个阶段教育问题的根本:小学初中教育:主要存在的是教育不均衡问题,乡村地区学校环境差、老师能力跟不上、硬件设施达不到、家长素质低下、学生生活水平低,所以改革的重点在于偏远地区的教育基础设施建设。高中教育:现今大部分高中都集中于城市,所以少了上一阶段的问题,但是却出现了新的问题老师的教育方式和态度、家长的教育方式和态度。高中学习任务重是高考的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