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第二部分专题3古代中国的主流思想的演变及科技文艺
考纲要求1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①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②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③宋明理学;④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2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①科技成就;②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③文学成就。思维导图
知识主线1.古代中国思想上讫先秦、下至明清,其核心是儒学产生、发展、成熟、批判继承的历史过程。春秋战国与明清之际,中国思想相对活跃,中间时期思想发展日趋僵化,具体历程如下:创立孔子:仁、礼→发展孟子:仁政、民贵君轻;荀子:礼法并施→完善独尊董仲舒:天人感应、君权神授;汉武帝:独尊儒术→改造、成就儒道合一,理学、心学→批判、新生经世致用、工商皆本、反专制。2.科技成就:古代中国以四大发明为代表的科技成就领先世界,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3.文学与艺术成就:从先秦到明清,古代中国文学经历了《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发展演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中国的书法和绘画艺术,独具东方神韵,是世界艺术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
f考点一春秋战国百家争鸣核心词:仁、仁政、无为而治、法治、兼爱1.儒家1孔子:创立儒家学派,主张“仁”“克己复礼”。首创私学,主张“有教无类”,打破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2孟子:主张实行“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在伦理观上主张“性本善”。3荀子:主张“仁义”和“王道”,提出“君舟民水”的著名论断,认为“人之性恶”。2.道家1老子:是道家学派创始人,认为世界的本原是“道”,主张“无为而治”,希望回到小国寡民状态。2庄子:把世间万物都看作是相对的,认为放弃差别观念就能获得精神上的自由。3.法家:韩非子:法家学派的集大成者,主张以法治国,实行君主专制,倡导及时变法革新。4.墨家:墨子:“兼爱”、“非攻”、“尚贤”、“节俭”。考点二汉代独尊儒术,成为正统核心词:“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大一统”1.汉代儒学1思想以儒家思想为骨干,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及法家思想。2理论基础:“天人感应”学说,君权神授。3新增内容:①天人感应;②君权神授;③三纲五常;④大一统。2.评价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维护封建统治;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和打击地方割据势力;确立了儒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君主的权力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