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信息安全法律法规及道德规范》说课稿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信息安全法律法规及道德规范》,选自广东教育出版社,高中信息技术教材第一册《信息技术基础》第六章第二节。一、教材分析:之前通过对第六章《信息安全》第一节内容的学习,学生掌握信息安全的概念,了解一些信息安全产品,计算机病毒的特征和防治、计算机犯罪及防范等方面的内容,对学生在今后的信息活动中起指导的作用。但是在信息社会中,由于不同的人出于不同的目的,在各自的活动过程中常常会伴随着各种各样问题的出现,如果单纯从技术角度对人们的行为规范进行限制,只能够解决一个方面的问题,而不能从长远角度和全面角度进行规范。只有通过法律法规,充分利用法律的规范性、稳定性、普遍性、强制性,才能有效地保护信息活动中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增强打击处罚力度。本节共设置了二部分的内容:“一、网络使用的道德规范”“二、信息安全法律法规”;。主要介绍了在信息活动中存在的一些不良行为以及这些行为带来的不良影响,由此引发了对网络道德规范和信息安全法律法规问题的提出,通过学习本节内容,教育引导学生在今后的信息活动过程中应该注意到这些方面的问题,自觉遵守网络道德规范和相关的法律法规。二、学习者特征分析:高一年级学生通过将近一个学期对信息技术有关知识的学习,他们已经具有一定的信息技术使用经验,只是在使用信息技术进行活动的过程中,一些学生还存在着这样和那样的不良行为,信息安全意识并不十分强烈。因此,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注意从日常信息活动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归纳和提炼其中的方法和思想,通过亲身体验与理性建构相结合,在信息技术应用与实践的过程中,逐步认识到信息安全问题的重要性,理解自身良好的行为规范对信息社会的影响,使他们从身心健康方面得到锻炼,成为信息社会守法公民的先锋。三、教学目标分析:通过以上对教材的分析和对学习者特征的分析,结合了教学内容和学生具体情况,我确定如下的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网上道德规范标准及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2).了解信息安全法律法规。2、过程与方法(1).在信息活动过程中,学会判断自己信息行为的合法性和正确性。(2).通过一些案例的分析,能对侵犯自己信息安全的行为做出有效抵制和防范。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加强自身的道德规范修养。(2).培养自我防范意识和积极维护信息安全的意识。(3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