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揉,或用拇指与食、中、无名等指作对称用力,捏挤大椎。按揉约100~300次,捏挤10~15次。③以掌横擦骶尾部,以透热为度。④拿肩井3~5次。
穴位:肩井位置:在大椎与肩峰连线中点,肩部筋肉处。操作:用两手拇指与食指相对用力捏拿肩上大筋,称拿肩井,约捏拿5~10次。主治:感冒,惊厥,肩背部疼痛。(3)咳嗽痰多者,加按揉天突、丰隆穴各1分钟,推小横纹100次,分推膻中100次。
穴位:天突位置:胸骨上窝正中。操作:用拇指或中指按揉。约15~30次。主治:咳嗽气喘,胸闷,恶心,呕吐等。
穴位:丰隆位置:外踝上8寸,胫骨前缘外侧15寸,胫腓骨之间。操作:用拇指或中指端揉之。约1~3分钟。主治:痰多,气喘,胸闷等。
穴位:小横纹位置:在掌面小指根下掌纹尺侧头。操作:用拇指或中指端按揉,见右图。约揉100~300次。主治:气管炎,百日咳,肺炎等。
穴位:膻中位置:两乳头连线之中点。操作:分揉法和推法,揉用中指端按揉,约揉50~100次;推用双手拇指腹自膻中穴向外分推,约50~100次。主治:胸闷,咳喘、吐逆,心悸等。
f(4)高热惊厥者,加清肺经300次,清心经300次,推涌泉200次,清天河水500次。
穴位:心经(心火)位置:中指掌面。操作:①补心经:在小儿中指面作旋推见中图,约补100~200次。②清心经:指尖向指根直推,见右图,清100~300次。主治:高热神昏,烦躁,夜啼,口舌生疮,小便短赤等。
穴位:涌泉位置:足掌心前1/3与2/3交界处。操作:用拇指腹自足跟推向足尖,称推涌泉。见右图,推100~500次。用拇指端在穴位上按揉,称揉涌泉,见左图。揉30~50次。主治:发热,呕吐,腹泻,五心烦热。(5)食欲不振者,加揉板门100次,摩中脘3分钟,按揉足三里穴1分钟
穴位:板门位置:手掌大鱼际部。操作:用拇指端在大鱼际中点按揉,约揉200~400次。主治:食欲不振,四肢乏力,积滞,阻泻,腹胀等。
穴位:中脘位置:脐上4寸(胸骨下端至脐连线之中点)。操作:①揉中脘法:用指端或掌根在穴上揉,约揉2~5分钟。②摩中脘法:用掌心或四指摩中脘,约5~10分钟。主治:泄泻,呕吐,腹痛,腹胀,食欲不振等。
穴位:足三里位置:外膝眼下3寸,胫骨外侧约一横指处。操作:用拇指端按揉。约1~3分钟。主治:腹胀,腹痛,食欲不振,泄泻,便秘,四肢无力等。随证加减(1)如流鼻涕、咽痛等症状重者,常用手法加①点揉风池穴1分钟。②按揉曲池、合谷穴各1分钟。
穴位:虎口(合谷)位置:拇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