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考研政治马哲易错知识点归纳
【篇一】
1、物质与物质范畴的关系应该是客观与主观、第一性与第二性的关系。
2、意识与主体是有区别和联系的两个概念。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对客观存有的主观映象。主体是指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人,意识是主体的属性或功能,人脑是意识的物质承担者。没有意识的机体并非主体。没有主体的意识也是不存有的。
3、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但不能把物质和运动等同起来。
4、时空与时空观点不同,时空随物质运动而转移,是客观的。而时空观点因人而异,是主观的,是人们对时空的反映。否认时空存有的绝对性、客观性,是唯心主义的时空观,否认时空具体特性的相对性、可变性,是机械唯物主义的时空观。
5、人脑是意识的器官,不是意识的源泉,也不是意识的产物。任何意识都是对客观存有的反映,错误的意识是对客观存有的歪曲反映。即使是荒诞的意识,在现实生活中也有其客观原型。
6、“存有”是个多义词,哲学基本问题中与思维相对立的存有,是物质存有,这是准确的说法另一方面,笼统地讲存有,既能够是物质存有也能够是精神存有。所以,“世界统一于存有”不是唯物主义的观点。
7、“物质的惟一特性是存有”的说法是错误的。准确的说法应该是“物质的惟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8、世界上存有脱离物质的运动,例如精神活动。这种观点是错误的。物质和运动不可分,任何运动都有物质承担者,精神活动同样存有物质载体,同时其反映的内容也具有客观性。
f9、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它既不是纯精神的,也不是纯物质的。
10、人类世界就是精神世界,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人类世界是指人类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人化自然”与人类社会的统一。它是客观世界,而不是精神世界。
【篇二】
11、“客体是指客观事物”的说法是错误的。客观事物仅仅潜在的客体,只有进入主体理解与实践领域时才能成为客体。
12、“既然人脑是思维的器官,所以有了人脑就会有意识”的理解是错误的。人脑是思维的器官,意识的产生不能离开人脑,但仅有人脑还不会有意识。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有的反映,没有被反映者就不会有反映。
13、“人脑产生意识和肝脏分泌胆汁一样”的说法是错误的。这是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它把人脑的生理活动同意识的心理活动混为一谈,把物质和意识看作就是一个东西,从而否认了物质和意识的对立,取消了哲学基本问题。
14、“随科学技术的发展,电脑完全会代替人脑”是错误理解。电脑能模拟人的思维活动,在某些方面甚至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