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其国,年错寞去职,饥寒在泗之涟水县。一日言于涟水戍将冯元规曰:“年欲东归,乞食于张保皋。’元规曰:“尔与保皋所挟何如,奈何去取死其手?’年曰:“饥寒死不如兵死快,况死故乡邪!”年遂去。至谒保皋,保皋饮之极欢。饮未卒,其国使至,大臣杀其王,国乱无主。保皋遂分兵五千人与年,持年泣曰:“非子不能平祸难。”年至其国,诛反者,立王以报。王遂征保皋为相,以年代保皋。

天宝安禄山乱,朔方节度使安思顺以禄山从弟赐死,诏郭汾阳代之。后旬日,复诏李临淮持节分朔方半兵东出赵、魏。当思顺时,汾阳、临淮俱为牙门都将,将万人,不相能,虽同盘饮食,常睇相视,不交一言。及汾阳代思顺,临淮欲亡去,计未决,诏至,分汾阳兵东讨,临淮入请曰:“一死固甘,乞免妻子。”汾阳趋下,持手上堂偶坐,曰:“今国乱主迁,非公不能东伐,岂怀私忿时耶!”悉诏军吏,出诏书读之,如诏约束。及别,执手泣涕,相勉以忠义。讫平剧盗,实二公之力。

f知其心不叛,知其材可任,然后心不疑,兵可分。平生积忿,知其心,难也;忿必见短,知其材,益难也,此保皋与汾阳之贤等耳。年投保皋,必曰:“彼贵我贱,我降下之,不宜以旧忿杀我。”保皋果不杀,此亦人之常情也。临淮分兵诏至,请死于汾阳,此亦人之常情也。保皋任年,事出于己,年且寒饥,易为感动。汾阳、临淮,平生抗立,临淮之命,出于天子,榷于保皋,汾阳为优。此乃圣贤迟疑成败之际也,彼无他也,仁义之心与杂情并植,杂情胜则仁义灭,仁义胜则杂情销,彼二人仁义之心既胜,复资之以明,故卒成功。
世称周、邵为百代人师,周公拥孺子而邵公疑之。以周公之圣,邵公之贤,少事文王,老佐武王,能平天下,周公之心,邵公且不知之。苟有仁义之心,不资以明,虽邵公尚尔,况其下哉。
注:①新罗:公元前57年至935年,朝鲜半岛三国之一。②郭汾阳:郭子仪,因平叛有功赏封汾阳郡王。③李临淮:李光弼,因平叛有功赏封临淮郡王。
5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稍微
A.保皋差不及年B持手上堂偶坐
相对
C讫平剧盗,实二公之力D汾阳、临淮,平生抗立

对抗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俱善斗战,骑而挥枪B年欲东归,乞食于张保皋C至谒保皋,保皋饮之极欢D此保皋与汾阳之贤等耳侣鱼虾而友麋鹿
故燕王欲结于君
作《实说》以贻之
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fA张保皋和郑年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