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基于FPGA的以太网和串口数据传输系统设计分析
作者:翟永宁张翼飞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7年第11期
DOI:1016660jc
ki1674098X201711155
摘要:随着社会不断进步,网络技术飞速发展,“高效、稳定”等是以太网的显著特征,已被广泛应用到多个领域中,通信、传输等,顺利实现了信息数据传输。因此,笔者站在客观角度,客观阐述了以太网、串口数据传输以及FPGA,探讨了基于FPGA的以太网以及串口数据传输系统设计。
关键词:FPGA以太网串口数据传输系统设计
中图分类号:TN2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4(b)015502
1以太网数据传输、串口数据传输、FPGA
11以太网数据传输
1973年,Xerox公司提出了以太网技术,和过去相比,其信息数据传输速率明显提高。以太网主要经过了3个发展阶段,站在应用时间角度来说,传统10Mbps已退出历史舞台,快速以太网、千兆以太网正处于核心位置,但在电力事业发展道路上,终将被万兆或者更高速率的以太网取代。以“百兆以太网”为例,在普通双绞线作用下,最大传输距离可达到100m,在光纤作用下,其传输距离超过1000km,千兆以太网、万兆以太网的传输距离远远超过百兆以太网。
12串口数据传输与FPGA
简单来说,串口便是传输数据中采用的串行式逐位传输形式,被简称为串行接口。串行通信接口是指计算机上九针COM端口,以通信方式为基点,可以将其划分为不同的类型,即同步串行通信、异步串行通信。以“异步串行通信”为例,单一帧中各位间时间间隔是固定的,但相邻帧的时间间隔并不相同,其一个帧并不是由单一元素组成,比如,起始位、校验位,115200bps是异步串行通信最大传输波特率。此外,FPGA出现于1984年,随着半导体工艺日渐发展,单位面积硅片中可以生成大批晶体管,FPGA成本大幅度降低,其性能日渐提高。研究者还借助SOPCBuilder软件工具,构建出全新的NiosII软核处理器,具有多样化的优势,比如较高的控制性能,FPGA应用领域进一步扩展。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2基于FPGA的以太网数据传输系统设计
21基于FPGA的以太网数据传输硬件系统设计
在设计基于FPGA的以太网数据硬件系统中,设计者必须准确把握以太网数据传输客观目标要求,综合分析主客观影响因素,科学设计其硬件电路,需要选择适宜的数字平台核心FPGA芯片,科学设计存储电路、以太网电路等。在此基础上,设计者需要利用SOPCBuilder工具,搭建合理化的NiosII处理器硬件,优化设计其总体架构的基础上,科学设计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