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课程概论第一部分填空1目前我国幼儿园课程主导的主义是活动论2幼儿园课程由四个要素组成: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3课程开发的模式:目标模式与过程模式4幼儿园课程设计取向:学科中心取向;学习者中心取向;问题中心取向5幼儿园的课程五大领域为:健康、社会、语言、科学与艺术6幼儿园课程目标的结构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等人在《教育目标分类学》中曾以儿童身心发展的整体结构为框架,为教育目标的建立提供了一个比较规范、清晰的形式标准,把教育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动作三大类。认知领域,主要包括知识的掌握、理解或回忆、再认,以及认知能力的形成、发展等方面的目标。情感领域,主要包括兴趣、态度、习惯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形成、发展的目标。动作技能领域,主要包括神经肌肉协调的操作技能、动作技能和行动等方面的目标。
7幼儿园课程的层次是指幼儿园课程目标的纵向结构8课程实施的取向有忠实取向;相互适应取向;课程创生取向。9一日生活中的教育活动分成三类:生活活动、游戏活动与教学活动10影响幼儿园实施课程的主要因素:课程计划因素;一线教师因素;国家政策法规;幼儿园硬件;社会因素。11课程评价的主体即课程评价的实施者。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人员、幼儿园园长、教师、幼儿、家长等均可以成为评价的主体。12幼儿园课程评价的内容和范围大致可以划分为课程方案评价、实施过程评价、课程效果评价。
第二部分名词解释1幼儿园课程实现幼儿园教育目的的手段,是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促进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
2泰勒原理学校应该达到哪些教育目标;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我们怎样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这四个基本问题被后人成为“泰勒原理”。泰勒原理:确定教育目标选择学习经验组织学习经验评价教育计划确定教育目标是课程开发的出发点与归宿,构成课程开发的核心。
对目标模式的评价:确定对偶然分解对整合外显对内隐
3普遍性目标依据一定的哲学或伦理观、意识形态、社会政治需要而引出的对课程进行原则性规范或总括性指导的目标。
4行为目标以具体的、可被观察与操作的行为来表述的课程目标。它指明课程实施以后儿童身上所发生的行为变化。行为目标的特点是具体、精确与可操作。
可编辑范本
f
5幼儿园课程内容指依照幼儿园课程目标选定的通过一定的形式表现的组织的基本知识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