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总,你的问题我明白了,电话里沟通不充分。过几天我出差路过你们公司,到时候我们当面沟通。”我又说道:“听说你的孩子过两年就该高考了吧?你看身边谁家的孩子高考的学校最理想,你向他取取经。”杨总说:“这好办。我们公司老刘家的孩子刚考上清华。我明天就去问他。”过了几天,我到了杨总的公司。杨总一见我就说:“我明白了。培养孩子要创造条件和环境,培养班组长同样要创造条件和环境,不是光搞一下培训就可以的!”
管理的三大要素:管理的三大要素:本人,本人,从“要我干”变成“我要干”。要我干”变成“我要干”如果班组长本人是一种消极被动的工作态度,领导推一步他走一步,领导不在就不干活了,这样的班组长是不胜任的。班组长要有非常明确的目标和信心,要有一种干出名堂的积极心态。上司,创造条件为班组长进行辅导。上司,创造条件为班组长进行辅导。班组长天天需要使用管理知识,可是班组长接受的培训很少,很不系统。无论是班组长的上司还是车间主任、工段长、中层干部,都很难对班组长进行教练式的领导。企业,当好带好”的环境。企业,“当好带好”的环境。企业要给班组长创造生产生活上都没有后顾之忧、愿意一心往前奔的条件和环境。
图11企业为班组长提供的环境
其实这一系列的症结不在于班组长,也不在于车间主任,根本在于企业是否非常重视。对班组长进行培训的目的就是从原来的要求当好班组长,化解成一个带好班组长的课题,为他创造条件,为他提供成长的机会,让班组长在现场建功立业,从而当好班组长,如图11所示。
f“带”字,首先强调了班组长的上级的主动性和表率作用,还包含着“带”的内容和方法程序。但一家企业要成批地“带”好班组长,则要有一套系统的方法。
一、令班组长为难的管理角色
当班组长被问到:你们是干部吗?你们感到光荣吗?很多人都是摇摇头说:“我们哪能算干部呢?我们就是个领着别人干活的,别人都要下班了,车间主任就把我留着,说‘你别走,还有点事要你干’。这些都是别人不干的活,最后给我们干。”这样的情况下更谈不上光荣,当一个班长说出来了都不好意思,这是全国普遍面对的现实状况。从这个两个问题的回复结果来看,主要存在三个问题:第一,班组长本人根本不认为自己是一个基层管理者,也就是他不认同自己的定位;第二,从普通员工到上上下下的领导、同事也不认为他是一个芝麻官。第三,企业没有把他们真正当干部来培养。也有企业很重视班组长的培训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