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不良朋友的害处,就比直接的批评教育可能效果要好一些,那样会产生逆反心理)
要更多地关注。看自己的孩子有没有特殊的变化。比如上学时间有没有规律,穿着打扮是不是在意,对自己的形象是不是比较当心,在书包里放个小镜子经常照照的可能就有特殊的心理。要注意电话是不是多了,房门是不是关得更紧了,身上衣服、自行车是不是经常坏了,脸上是不是有受伤的情形,这些都应该引起关注。双休日的生活是不是有空白地带?经常在一起的是那些人?这些都应该了如指掌。当然我们不主张过多的干预,但是应该了解,应该知道。别发生了出走以后突然想起哪天来了个电话,哪天和谁约了出去的等等。
2.给自己的孩子以更多的鼓励。针对学习量增加,难度增加的情形,有些学生会着急,有
1
f些学生会气馁,有的甚至会放弃。在这样的情况下,要多给孩子以鼓励。不要过多的责怪,帮助他分析原因,寻找对策,从基础做起,争取点滴进步。在这方面我们有些家长表现为操之过急。看见落后了就心慌,就责怪,结果越责怪越落后。注意在孩子面前讲话要注意分寸,不要过多的消极引导。比如:初二要两极分化的,你要当心;初二不抓好了,初中就全完了。这些话有时会成为孩子掉队的理由。(你们说的会分化的,我就分化了呗),压力要少给,鼓励要增加,目标要妥当,要求要适中。
3.给自己的孩子有明确的要求。毕竟自己孩子还处于幼年无知,自控能力差。对有不良行为的孩子要严格管理。要控制时间,要控制行动,要控制交往,控制经济。对明显的不良行为要给予教育帮助,不因为孩子的成绩下降而放松要求,也不要因为孩子成绩下降就想休学等消极的办法。当然不要打。偶尔可行。经常打,让他经受觉得“打”不过如此,也就在也没有效果了。
4.要经常性地与学校老师取得联系。对学校的要求要了解。比如学校的作息时间,作业要求等。对孩子的情况要通报。老师一般只了解在学校的情况,对在家庭的情况了解不多,学生在学校有时还能够保持一个好形象,但在家里可能会暴露得多一些,交往的情况家长可能也了解的多一些,与老师交流以后,才能对孩子有全面认识,一些好孩子也要注意,家长不能只顾孩子在学校的形象,结果影响对孩子的教育。
四.下面简要说一下具体的方法
进入初二后,同学们的学习情况大致分为以下几种:
1.一塌糊涂型有的同学部分章节学的一塌糊涂是很有可能的。对于这种情况,建议采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