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修的过程中,我在思索这样一个问题:一节成功的语文课应该怎样做到既能吸引学生也能培养学生的能力?故而,我从兴趣和能力两方面来谈怎样改进语文课堂教学。第一、借助音乐激活语文课。第二、借助歌词激活语文课。第三、借助对联也可激活语文课。三、通过研修,引发了自己多层面的思考及深刻的感悟。我积极参加网络研修培训,聆听专家的讲座,细心琢磨每一节的课程资源,对语文几大版块的教学有了全新的认识和思考,这次学习是我人生历程中一段含义深刻的文化旅程,也是生命与智慧迅即聚核与绽放的过程。我通过课程作业反思了以往和展望
f即将启动的教学改革;通过网上探讨寻找到了思想的沉淀和共鸣。没有震动就没有觉醒;没有反思就没有进步。新的课程理念、新的教学方法、新的评价体系都使自己对语文教学与教研工作不得不重新审视和重新思考。总的来说,在新课改的实施过程中,一定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所以我们不但要有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要有发现问题、预防问题的能力。但有些问题却是容易被忽视的,特别是传统的方法更容易被忽略。问题出来了,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对于可能出现的问题,我们更应该防患于未然。在新课改的路上,让我们少走些误区,多做些成就,在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水平!
让学生做一个有信念,向善的人发布者:曾维娣发布时间:2012123193347
让学生做一个有信念,向善的人国培(2012)培训研修日志海南初中语文八班曾维娣参加国培计划(2012)远程培训学习,当我学习了参考资料《钱理群谈语文教育的弊端及其背后的教育理念》后,有一种被说到心坎上的感觉,不吐不快。钱理群说:目前最主要的弊端是太忽略人文教育的作用。人文教育不只是语文教育,而语文教育应当占有一个特殊甚至是核心的位置,因为语文的文学性对青少年更富有感染的力量。中学语文教育落实到人文教育上时,就是给人建立一种精神底子。一个人的精神是要有一定的底子的。我个人认为这种精神底子应当是浪漫主义和理想主义的,即给人的生命一种亮色。在青少年时期一定要为对真善美的追求打下底子。这种教育是以后任何时期的教育所无法补偿的。人若缺少这种底子是会有问题的。而现在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结构中都没有这种东西,所以现在年轻的人心中也基本上没有这种东西。由于缺乏那样的人文教育,精神上没有打底,在现实的操作中就可以不讲理想,不讲超功利的信念和律令,也就是对自己没有要求。我觉得当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