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局面
二、中国农耕经济的继续发展
1.农业的发展
(1)土地制度的发展变化
①隋唐均田制:封建国家将政府掌握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是一种土地国有制。
②宋朝土地私有制发展:宋朝采取“不抑兼并”的政策,土地私有制得到充分发展,租
第1页共6页
f佃制成为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模式。
(2)农业生产工具的进步:隋唐时期,用于农业耕作的曲辕犁出现,用于灌溉的筒车得到
应用。
2.手工业的发展
(1)隋唐:制瓷业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
(2)宋朝:出现了以景德镇为代表的名窑;棉纺织业在江南地区得到了发展。
(3)元代:黄道婆革新棉纺织技术以后,松江地区成为棉纺织中心;元代瓷器制作进入彩
瓷时代。
3.商业的繁荣
(1)隋唐:县治以上的城市设有交易场所“市”,商业活动受到限制;陆上丝绸之路兴盛。
(2)宋朝: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城市的经济功能大大增强,商业突破了坊市的限制;
以陶瓷为主要出口产品的海上丝绸之路发展迅速。
三、理学的形成与发展
1.背景:随着佛教和道教的兴起,隋唐时期在思想领域出现了“三教合流”的局面,儒学
的地位受到极大的挑战。
2.理学的形成程朱理学
(1)代表:北宋的程颢、程颐兄弟和南宋的朱熹。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
(2)主张:提出“理”是世界的本原,强调“存天理,灭人欲”。求理的方法是“格物致
知”。
3.理学的发展陆九渊的心学
南宋陆九渊提出了“心即理也”的主张,主张“发明本心”的求理方法。
4.影响
(1)对后世政治生活、文化教育和社会道德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塑造中华民族
性格起了积极作用。
(2)理学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性,产生了消极影响。
四、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成就
1.科学技术
(1)印刷术、火药、指南针
科技成就
发明
意义
印刷术
隋唐时期发明了雕版印刷术;北宋平民促进了中国文化的发展,对欧洲的文艺
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
复兴和宗教改革产生了积极影响
火药
唐代发明了火药;宋代火药大量应用于14世纪初,火药传入欧洲,对资产阶
军事
级战胜封建贵族产生了积极影响
指南针
战国时期,人们就发明了指南工具13世纪传入欧洲,在地理大发现中起
司南,宋代指南针用于航海
了重要的作用
(2)农书:元代王祯的《农书》重视对农业机械的介绍。
2.中国古代书法艺术的发展
(1)隋唐:隋唐书法出现全面繁荣,草书的代表人物是张旭和怀素,楷书的代表人物是欧
阳询、颜真卿和柳公权。
(2)宋代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