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错题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作者:黄芙蕖来源:《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7年第13期
【摘要】中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会犯错,如果将这些做过的作业、习题、试卷中的错题整理成错题本,这样就开发出一种有利的、丰富的教学资源。如何有效应用错题本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是本文的主旨,笔者结合实践教学经验,试从对错题的态度、方法、应用等维度进行探析。【关键词】错题;小学数学;教学【中图分类号】G62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3001课堂是学生出错的地方,错题是伴随着学生一起成长的。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针对学生已出现的“错题”,如果教师能够从“以生为本”理念出发,积极进行换位思考,正确引导学生对错误的分析与评价,有利于让学生在知错和纠错中“学会认知、学会方法、学会创新”。因此,“错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是很有价值或富有意义的聚焦点,它既是学生积累学习经验和学习资料的宝库,又是教师发现教学问题,改进教学方法,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指导学生学习方法的重要手段。一、端正“错题”的态度教学过程本是学生认识和发展的过程,是学生由不懂到懂、从不会到会、从人格尚不完善到逐渐完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说错话、做错事是正常的。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着这样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教师对“错题”唯恐避之不及,课堂教学追求的效果是“对答如流”、“滴水不漏”、“天衣无缝”,稍有闪失,便自责不已。针对学生回答的问题或板演,教师总是想方设法使之不出一点差错,特别是一些公开课的教学,即使是一些容易产生典型错误的稍难问题,执教者往往运用“高招”使学生按教师设计的正确方法去解决,从而掩盖了错误的暴露以及纠错过程。给人感觉学生上课一听就懂,但是真正做题时却错误不断。从认知心理学角度出发,我们应认识到错题是学习的必然产物,学生的知识背景、思维方式、情感体验、表达形式往往和成人截然不同,所以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错题是十分正常的。英国心理学家贝恩布里奇说:“错误人皆有之,作为教师不利用是不可原谅的。”每个学生都有分析、解决问题和创造的潜能,都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把自己当成探索者、研究者、发现者的本能。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学生是活动的主体,而学生犯错的过程就是一种尝试和创新的过程。面对课堂的学生资源,我们教师不能仅看中哪些准确无误的资源,更应对学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