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A、氮的氢化物氨分子间存在氢键,正确;B、氯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7,氮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5,最外层电子数ClN,错误;C、元素的非金属性F>Cl,故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F>Cl,错误;D、氯元素的含氧酸次氯酸为弱酸,错误。考点:考查元素推断、元素周期律。5.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不能得出相应实验结论的是..
选项ABCD
①稀硫酸浓硫酸浓硝酸浓氨水
②Na2CO3蔗糖Fe生石灰
③Na2SiO3溶液溴水NaOH溶液酚酞
实验结论非金属性:SCSi浓硫酸具有脱水性、氧化性说明铁和浓硝酸反应可生成NO2氨气的水溶液呈碱性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稀硫酸滴入碳酸钠中二者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硅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硅酸沉淀,说明顺酸性:H2SO4>H2CO3>H2SiO3,非金属性:SCSi,能得出相应实验结论,错误;B、浓硫酸能使蔗糖脱水碳化,反应放热,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与碳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硫能使溴水褪色,能得出实验结论。错误;C、常温下,浓硝酸使铁钝化,不能得出实验结论,正确;D、浓氨水与生石灰反应生成的氨气使酚酞变红,证明氨气的水溶液呈碱性,能得出实验结论,错误。考点: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分析、评价。6.NO2、O2和熔融KNO3可制作燃料电池,其原理如图,该电池在使用过程中石墨I电极上生成氧化物Y,Y可循环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O2在石墨Ⅱ附近发生氧化反应-B.该电池放电时NO3向石墨Ⅱ电极迁移-C.石墨Ⅰ附近发生的反应:3NO22e
NO2NO3
-
试卷第2页,总9页
fD.相同条件下,放电过程中消耗的NO2和O2的体积比为4∶1【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O2在石墨Ⅱ附近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错误;B、O2在石墨Ⅱ附近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石墨电极Ⅱ为电池的正极,石墨电极Ⅰ为电池的负极,该电池放电-时NO3向石墨Ⅰ电极迁移,错误;C、石墨Ⅰ为电池的负极,发生氧化反应,发生的反--应为:NO2NO3eN2O5,错误;D、该电池的电池反应为4NO2O22N2O5,相同条件下,放电过程中消耗的NO2和O2的体积比为4∶1,正确。考点:考查原电池原理的应用、化学电源。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表示化学反应2NO2gO3gN2O5gO2g△H0B.②表示25℃时,用01molLCH3COOH溶液滴定20mL01molLNaOH溶液,溶液的pH随加入酸体积的变化2C.③表示10mL001molLKM
O4酸性溶液与过量的01molLH2C2O4溶液混合时,
M
随时间的变化D.④表示体积和pH均相同的HCl和CH3COOH两种溶液中,分别加入足量的锌,产生H2的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