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好的专利数来作为实证研究的因变量。根据H2,在衡量产业经济发展方面,本文选择了产值增长的速度,也即产业GDP增长的加速度作为因变量,这一方面是为了规避新建企业必然导致总体产业增长这一问题,另一方面也是旨在通过加速度的衡量,在更深层面上讨论创业对产业发展的影响效力。
自变量。本文选择新增私营企业数作为产业内创业程度的衡量指标,在王琨(2016)等人的研究中,多选取私营与个体企业的新增雇工人数作为创业的衡量指标,但本文认为该指标杂糅了原有在位企业的劳动力扩张,并不能很纯净地反映出每年各产业的创业情况,因此本文最终选择将新增企业数作为对于创业程度的衡量指标。
控制变量。首先,根据严焰(2013)与Hashimoto(2008)等人的实证研究,行业内的创新投入,尤其是RD投入方面经实证分析后对于产业创新能力影响较为突出,因此本文选择将产业内创新投入这一控制变量加入模型当中,并且使用RD投入经费作为其衡量指标。其次,考虑产业规模因素对于创新与产业增长速度的影响,根据“干中学”理论与谢洪明等(2007)的研究,将产业雇工总数作为控制变量加入模型中,可以较好地体现产业规模对于创新的集聚效应,通俗讲即产业规模越大,内部交流的机会便越多,越易产生创新的机会。再次,在政府与产业关系方面,根据王一卉(2013)的研究,政府补贴对于企业创新绩效影响较为显著,因此本文将产业内政府补贴引入模型之中,代表政府产业政策等方面的力量对于产业内部创新能力的影响。最后,考虑到技术引入对于产业创新能力的影响,根据冯锋(2011)等人的研究,外部技术来源能够显著提高产业的创新产出,因此本文将行业FDI规模引入模型的控制变量组中,来度量外部刺激来源的创新影响。
数据分析与结果
(一)数据处理
本文实证研究所选取的数据均来自中国国家统计局20072017年数据。之所以样本区间选择为20072017年,是由于创新创业活动对经济的影响具有时滞效应,当年的创新创业活动对经济的影响需要一定时间显现,因此为更加有效地研究创业效应,本文将样本区间选在20072017年。全部原始数据共包括19个行业,共计观测值209个。通过剔除原始数据中的杠杆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值、特异值以及核心变量存在缺漏值或负值的样本数据后,整理出平衡面板数据以供实证分析。本文使用计量软件stata150进行数据处理,表1为相关变量初始数据的统计特征描述。
(二)实证部分
全行业回归。作为连接创新与经济增长的纽带,根据H1,创业活动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