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高中地理
1.大气的受热过程与气温时空分布:(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对地面的保温作用:①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包括吸收、反射和散射:吸收具有选择性,平流层中臭氧吸收紫外线、对流层中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云层愈厚,反射愈强;散射也有一定的选择性,蓝紫光最易被散射。②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大气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并通过大气逆辐射把热量还给地面,补偿了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从而起到了保温作用,又称为“温室效应”。(2)气温的日变化:最高值出现在14h(冬天),夏天最高值出现在15h时左右,最低值出现在天亮前(56h)(气温日较差落后土温的原因主要是热量有一个积累过程)。气温日较差要受到以下因子的影响:①纬度,高纬度日较差小,低纬度日较差大;②天气,晴天日较差大,阴雨天日较差小;③云量,多云日较差小,少云日较差大;④地形,凸地(脊地)日较差小,凹地(谷地)日较差大;⑤海拔高度,高海拔日较差小,低海拔日较差大;⑥下垫面,海洋日较差小,大陆日较差大。(3)气温的年变化:最热月大陆7月,海洋8月;最冷月大陆1月,海洋2月。年较差要受到以下四个因子影响:①纬度,高纬度年较差大,低纬度年较差小;②距海远近,近海年较差小,远海年较差大;③海拔高度与地形,高海拔比低海拔年较差小,凸地比凹地年较差小;④云和降水,雨季年较差小,干季年较差大。(4)气温的非周期变化:春末夏初,我国由暖到热,这时还有冷空气南下,遇到强冷空气,温度下降对正开花的植物不利。秋末冬初由凉转冷,如遇到南海气团北上,有几天温暖甚至爆热的天气,群众所说的“十月小阳春”,这种天气好景不长,意味着暴风雪的来临。气温非周期变化对农业生产不利。(5)气温的空间分布规律:①垂直变化:在对流层中,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6℃,在平流层中,气温随高度的升高而升高。②世界气温水平分布规律: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递减;夏季陆地气温高于海洋,冬季相反;气温高的地方,等温线向高纬凸出,反之,气温低的地方,等温线向低纬凸出;撒哈拉沙漠为全球炎热中心,世界极端最低气温出现在南极洲,北半球寒冷中心为西伯利亚地区。③中国气温时空分布:冬季我国南北温差大,因为:北方纬度高,太阳高度比南方小,且白昼短,获得太阳辐射少;北方靠近冬季风的发源地,冬季风加剧了北方的寒冷;南方地区因有层层山岭的阻挡,冬季风影响小。夏季我国南北普遍高温,因为:北方太阳高度虽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