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出行方式结构图
周末出行方式结构图5、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出行成本增加,公交竞争力不够。
410
f随着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居民职住分离现象越来越严重,居民平均出行距离、出行时耗明显增长。调查数据显示,本市就地就业率25;与2004年相比,济南市居民出行平均时耗延长7分钟。
在各出行方式中,公交车的平均出行距离仅比小汽车出行高出8,但所需的时间耗费却高出35。显而易见,公共交通的竞争力显著低于小汽车,需不断加大公交优先力度,努力调整出行结构。
三、流动人口出行以公共交通方式为主
1、济南市流动人口总数近126万人。
本项调查选择流动人口中有交通出行行为的旅游商务人员、在济务工人员以及高校学生三大类人员进行问询。三类流动人口总数近126万人。
2、各类流动人口日常出行强度存在较大差异。
来济旅游商务人士一般主要是公务或旅游来到济南,他们的日均出行活动较为频繁,日均出行次数与济南市民出行次数接近;而在济务工人员(不包括农民工),日均出行不多,人均每天出行不到1次;高校学生出行主要集中在周末,日常出行次数也较低。
3、出行目的以公务活动、旅游休闲娱乐为主。
调查数据显示,来济旅游商务人员较多的是以公务商务、旅游为主。而外来务工人员和高校学生,尽管年龄、教育程度各不相同,但两者日常出行一般都集中在周末,且都以外出购物就餐、文体娱乐等生活性出行为主。
4、公共交通为流动人口在济出行采用的主要交通方式。
调查数据显示,公共交通为流动人口在济出行采用的主要交通方式,分担率高达40。
其中,在济旅游商务人员停留时间较长时市区出行主要依靠出租车、公交车。这主要因为外省游客来济路况不熟,加上经济状况略好,所以采用出租车的比例相对较高。而外来务工人员与高校学生外出,受经济能力制约,外出主要依靠公共交通和非机动车。略有不同的是,高校学生受学生身份、年龄和收入约束,主要依靠公交出行;而外来务工人员除选择公交出行外(约占40),还有相当一部分出行依赖电动自行车,这也与该类群体年龄、经济收入水平等因素有关。
510
f四、中小学生出行以步行和公交出行为主
1、小学生日均上下学次数较高。
全市(含三县)中小学生总体上下学出行达220多万人次日。市区范围内,多数小学生有人接送上下学,并且一半以上的小学生中午回家,由此,小学生上下学出行次数较高,约为29人次日,高于一般日均出行。另外,受调查中学生中,有半数以上的住校,中午回家的人数较少,日均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