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热容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2.能用比热容知识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计算生活中的一些热量问题。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比较,认识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2.通过阅读“气候与热污染”,了解和解释海边与沙漠昼夜温差问题及“热岛效应”。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利用探究性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重点难点重点“比热容”概念的理解。难点热量的计算。教具准备温度计、食用油、水、电加热器、天平、温度传感器、数据采集线、红外线加热器、装有专用软件的计算机。
1
f教学流程第1课时
第2课时
教学设计第1课时
一、情境导入露天游泳池中有水,当太阳晒一天后,池边水泥地面热得发烫,而水却不怎么热,这是什么原因呢?二、合作探究1.比热容1教材P11实验: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①提出问题:物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②猜想与假设以水为例:水吸热的多少与水的质量、水的温度升高有关。不同物质,质量相同,温度升高相同,吸热是否相同呢?总结:物体吸热多少与物质种类、物体的质量、温度升高的量有关。③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温馨提示:注意控制变量法的使用,取质量相同、初温相同的水和食用油,升高相同的温度,
2
f看吸热是否相同,以加热时间的多少来看吸热的多少教师简单介绍器材。④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⑤分析与论证让学生讨论,并完成填空相同质量的同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热是相同的;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热是不同的。2比热容的概念师为了表示不同物质的这种性质的差别,物理学中引入了比热容这个物理量。什么是比热容?生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乘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比热容用符号c表示。师比热容的单位是什么?生它的单位是焦每千克摄氏度,符号是Jkg℃。师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降低1℃所放出的热量,与它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相等,数值上也等于它的比热容。师像密度一样,比热容也是反映物质自身性质的物理量,不同的物质,比热容一般不同。学生活动阅读教材P12“小资料”,让学生阅读后思考:不同物质的比热容有什么特点?生水的比热容是最大的。生水和冰的比热容不同。生固体的比热容比液体的比热容小。师同学们总结得很好,希望同学们记住比热容的这些特点,加以应用。2.“水的比热容大”的应用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