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人以适当补偿。(正确)6、犯罪与引起犯罪发生变动的社会事物(即犯罪原因)在价值评定上总是一致的。(错)7、犯罪学在我国得以真正成为一门独立学科起始于20世纪70年代。(错)8、刑罚预防的主体是国家机关。(错)9、刑罚规定的不合理可能会影响刑罚预防的效果。(错)10、被害人,是指犯罪行为所造成的损失或损害即危害结果的加害者。(错)二、单项选择1、“白领犯罪”最早是由(D)提出的。A龙勃罗梭B李斯特C塔尔德D萨瑟兰2、古典犯罪学派的创始人贝卡里亚的主要观点是(B)。A、天生犯罪人论B、自由意志论C、犯罪饱和律D、三元论
2
f3、建国后,我国第四次刑事犯罪高峰发生在D。A、50年代初B、60年代初C、文革期间D、改革开放后4、我国青少年犯罪年龄的下限是A。A、14岁B、16岁C、18岁D、20岁5、新中国犯罪学研究始于对C。A、暴力犯罪的研究B、女性犯罪的研究C、青少年犯罪的研究D、反革命犯罪的研究三、多项选择1、犯罪现象基本包括下列三方面内容(ABC)。A、犯罪状况B、犯罪特点C、犯罪规律D、犯罪事实2、按照行为形成的方式对犯罪行为分类,可分为(AB)两种。A、作为方式B、不作为方式C、故意D、过失3、按照犯罪行为状态,被害人可以分为(ACD)。A、潜在被害人B、群体被害人C、正在被害人D、既然被害人4、根据犯罪预测的范围,把犯罪预测分为(ABD)。A、宏观预测与微观预测B、长期预测、中观预测和近期预测C、宏观预测、微观预测和综合预测D、综合预测、类型预测和单项预测5、犯罪人类学派的代表人物有(ABD)。A、龙勃罗梭B、菲利C、李斯特D、李斯特
犯罪学一体化考试三套一、判断题1、犯罪学意义上的犯罪概念在外延上与刑法学的概念一致。(错)2、犯罪学是前犯罪学科,这一定位集中表明了犯罪学的价值基础。(正确)3、犯罪预防的可能性问题是一个关涉到犯罪的本体论和认识论的问题。(正确)4、社会预防、心里预防、治安预防和刑罚预防构成了我国预防犯罪的四道防线。
3
f(正确)5、刑罚预防的工具是刑法。(错)6、犯罪生涯是个人成为犯罪人的过程。(错)7、犯罪人的反社会性是犯罪者人格呈现出的与社会法律规范和伦理准则相悖的品质或倾向。(正确)8、最早将实证研究方法引入犯罪学研究的是19世纪德国的实证犯罪学派。(错)9、犯罪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控制和预防的。()10、故意犯罪有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两种。(正确)二、单项选择1、为了促进犯罪学学科的发展,需要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