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期中检测试题第Ⅰ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主要特点可以概括为()A.精耕细作B.男耕女织C.刀耕火种D.石器锄耕2、春秋战国时期小农经济产生的原因有()①铁农具的出现和逐步普及②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③曲辕犁的出现④自然经济的推动作用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3、黄梅戏《天仙配》唱段“你耕田来我织布”反映了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特征是()①以家庭为生活、生产单位②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③生产目的是为满足自家基本需要和交纳赋税④具有必要的积累和储备能力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4、最能反映唐朝农业生产发展水平的是()
5、下列各项,最能代表东汉冶铁技术进步的是()A、煤成为冶铁燃料B、水力鼓风冶铁C、低温炼钢的技术D、发明灌钢法6、明朝中后期,在苏州地区出现了不少专门进行丝织业生产手工业部门,工场主被称为“机户”,工人被称为“机工”,他们之间的关系是“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这表明()A.手工业已超过农业B.资本主义萌芽出现C.苏州地区是明朝主要税源D.自然经济已经解体7、下图是反映宋代社会经济状况的画卷《清明上河图》(局部),从中可以获得的历史信息有()
①商业交易受到严格控制②城市功能以军事为主③是当时商品经济发展的写照④打破坊市界限,城市商业面貌变化大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D.③④8、战国时期,秦国“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买卖”,这实质上()A.废除了奴隶主贵族的特权B.从法律上肯定了土地私有制C.提高了劳动者的身份地位D.违背了历史发展潮流9、下图为被誉为“山西紫禁城”和“华夏第一宅”的晋中王家大院,共有大小院落123座,房屋1118间,面积共45000平方米。“以商贾兴,以官宦显”,在晋商做官发财之后,大兴土木。这一现象产生的的消极影响是()
1
fA.留下了丰富的晋商文化B.影响了工商业的扩大再生产C.使手工业缺乏市场D.不利农业经济的商品化10、对新航路开辟的经济原因的理解,比较准确的是()A、自然经济瓦解商品经济发展追求黄金的美梦B、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货币需求的增加C、商业危机东西方通商要道断绝商品价格猛涨D、西欧生产力发展航海造船技术发达商品价格猛涨11、开辟新航路的环球航行,先后经过的顺序是()A.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B.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C.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D.大西洋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