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植树问题》教学设计
鄂城区杨叶镇团山小学:袁国齐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117页例1及有关练习。【教材、学生分析】这节课主要是渗透有关植树问题的一些思想方法,通过现实生活中一些常见的实际问题,让学生从中发现一些规律,抽取出其中的数学模型,然后再用发现的规律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学生在二年级时,初步积累了一些探索规律的经验,对这类现象也有所发现。但是,因为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理解文字的能力还较弱。所以,在这节课中,我主要是通过直观的演示,让学生充分理解植树问题中的术语“间距”“间隔数”;通过学生的自主画图,抽象出规律“间隔数1棵数”,而后,利用规律解决生活中的类似问题。【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使学生理解植树问题中的数学术语:间隔数、间距。(2)使学生在理解植树问题的概念的同时,通过画图,理解和掌握在一条线段上两端都栽的植树问题的规律,形成公式。(3)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会正确应用公式解决类似的数学问题。【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在一条线段上两端都栽的植树问题的规律的形成过程,初步体会解决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1)初步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探索规律,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的能力。(2)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植树问题的规律。【教学难点】能运用植树问题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准备】课件、实验纸,学生准备直尺和铅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出示图片,引发思考谈话提问:同学们,这张图片是哪儿?(学校院墙外沿河马路)从图上你看到了什么?(一排整齐的绿化树)为了美化乡村,环卫工人在沿河马路上植树。你们知道吗?植树不仅美化环境,其中还有许多数学问题呢,这节课老师将和你们一起来研究植树问题。2、整体感知,揭示课题
f课件出示:如果在全长12米的一条路上,每隔4米种一棵树,可以怎样种?学生摆小棒(由于题目中的条件没有特别的限定的,同学们从3个不同角度考虑,出现了3种可能种植的情况。)学生上台演示(3把米尺、4个学生)课件展示学生的植树方法:
(两端都栽,4棵)
(只栽一端,3棵)
(两端都不栽,2棵)
师:在实际的植树过程中,“两端都栽”、“只栽一端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