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元二使安西》教学设计【设计意图】
1主题凝聚、资源整合,以实现古诗教学模式的突破。2比照参读、并列索解,以实现古诗解读模式的突破。3举象显情、借象悟情,以实现古诗感悟模式的突破。【学习目标】1借助教材注释,结合课外资料,正确理解两首古诗的大概意思。2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感受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受到古诗文化的熏陶。3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教学重点、难点】通过反复诵读,多元体验,引导学生感悟诗情。【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流程】一、同时呈现,比较题意1人间最难舍的情就是“别情”。古人由于道路崎岖难行,交通工具落后,一别动辄多年,再会难期,因而古人更重离别。临别时,不光是备酒饯行,折柳相送,还常常写诗送给行者,所以,表达离愁别绪是古诗常见的一种主题。这一节课,我们一起走进李白和王维这两位诗人的离别境界,一同见证两对好朋友的深厚友谊。2自读诗题,感悟节奏,领悟诗题之意。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元二/使/安西3比较诗题,谈发现。预设一:都有一个“送”字,这两首诗都是“送别诗”。(凸显主题。)[在古代由于交通不便,离别远行就意味着天各一方,很难有再见面的机会。因此,古
f人对离别的感受特别深,他们写出来的诗也特别精彩。]
预设二:都有地名,“广陵”和“安西”。(引导学生利用注释来理解。)广陵就是现在的江苏省扬州市,是一个风景优美的都市;安西在现在的新疆的最西边,(出示地图)那时是唐朝的西域边关。从首都长安出发,要穿越几千公里的戈壁沙漠,才能到达那里。
预设三:都有一个人名,一个是“孟浩然”,一个是“元二”(提示人物。)师:孟浩然比李白大十二岁,但两人一见如故,成为知己。元二是王维的朋友。姓元,排行老二,所以称元二。
4区别题目中“之”和“使”的意思。(“之”是“去”的意思;“使”是出使,是朝廷派元二去戍守边关、保家卫国的。)师:现在你能说说这两个题目的意思了吗?谁送别谁去哪里?二、整体通读,把握诗境
1课件出示两首诗,学生自由朗读。
2指名朗读,师生正音。“渭城朝雨”的“朝”读“zhāo”,“客舍青青”的“舍”要读第四声。
3对比“故人西辞黄鹤楼”与“西出阳关无故人”。同是“故人”,所指却不一样。前指孟浩然,后指王维自己。“西辞”指向西告别,往东而去;“西出”指向东告别,往西而去。
4借助字典和注释,并仔细观察插图,理解并交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