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木工组是紧跟着我们,弹完一个支一个的模版,天黑前浇完了。李工说我这一天干的活比以前一周都多。解释一下不是以前不干,是真没啥活。忙是真忙,闲是真闲,大概就是目前的现状了吧。整个过程我都没咋拍照,一个是忙得掏不出手机,第二个是手上全是泥,也没法掏手机。
4
f管理学院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正文
第二天上午又是准时一场雨,雨停了下午就研究弹承台柱子的线,又是一个经典的困局,混凝土强度没上来,那也得干。但是我不是瘸了吗,就得拿梯子下坑。全身运动。也不是不能往下蹦,但是上面有柱子的预留钢筋,实在不安全。下雨估计是工地顶烦的天气了,一斤鞋子五斤泥。基坑一挖,永远是跟老天爷抢时间,还正赶上雨多。也是没人愿意晚上贪着黑干活。
要说学了多少知识真不敢说,不过吃苦耐劳的精神真是体会了。倒没人因此表彰我给我发个奖状什么的,可能是因为这是工地的常态。不过我自己是挺自豪的。不过我能感觉到周工和李工对我的看法显然是不同了。我想说的是无论什么年代出生的人,也无所谓农村不农村城市不城市,认真起来都一样。都是俩肩膀抗一个脑袋,没有什么行不行的。
不过那天回家我就把指甲全剪了,不过里面的泥是真剔不干净了,没手套就跟和泥巴玩是一样样的。
后来慢慢基础层整完了,楼层起来了,都是标准层,两天弹一层,工作也就轻松了,我开始跟李工跑现场,学怎么抓质量。
5
f管理学院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正文
不得不说小老板带的工人素质都很高,很多问题都不用说,很多人都是一直跟着大包干的,经验很多,问题相对少,管理上也就很省心。
不过既然是人,就难免有这样那样的错误,所以也就证明了技术员存在的必要性。不仅仅是解答研究图纸,更多的是要有经验,能发现错误和隐患的存在,并及时纠正。已经发生的,要能够变通地解决。
不过还是那句话,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忘了具体哪天了,反正是地下室顶板整完,涉及到和中间车库顶板连接处,人防门上面的板胀模了,打到另一家的地盘了。也赶上寸,甲方的人过来就给发现了,罚了1000。木工组出一半,因为胀模。不过怎么说点背呢,上次甲方的人过来,地下车库外墙的筋扎歪了,工人正一个一个往里掰呢,那么明显,就没看见。
不过就这个事也涉及到一个为人处事的问题,就说做人真的是有会的有不会的。好比说这个事情,木工工长就很客观诚恳地承认了自己的错误,而且也承担了罚款,一件小事,大家和和气气地划分责任,然后解决,这就算完事,毕竟工作中难免有错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