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二轮复习单元测试9种群和群落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1.2010淄博为研究酵母菌种群密度的动态变化,某同学用1000mL的锥形瓶作为培养容器,棉塞封口,装入200mL培养液,接种酵母菌后在适宜条件下培养,培养过程中A.用血球计数板计数,不同时间取样后显微镜视野中酵母菌细胞数量不断增加B.一段时间内酵母菌以“J”型方式增长C.氧气的消耗量等于二氧化碳的产生量D.可直接从静置的培养瓶中取出培养原液稀释后进行计数答案B解析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微生物,因此在生活过程中,既能进行有氧呼吸又能进行无氧呼吸,因此氧气的消耗量小于二氧化碳的产生量。一段时间内酵母菌以“J”型方式增长。用血球计数板计数,相同时间取样才能说明问题。应该振荡混合均匀后取出培养原液稀释后进行计数而不是从静置的培养瓶中计算。2.2010宁波下列三图分别表示两种生物种群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数量变化。那么甲、乙、丙三图表示的关系依次是
A.共生、竞争、捕食C.竞争、共生、捕食答案B
B.共生、捕食、竞争D.捕食、竞争、共生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生物的种间关系的理解与区分。捕食和竞争属种间斗争,共生属种间互助。共生是指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对彼此有利;如果彼此分开,则双方或一方不能独立生存,可见共生的两种生物,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的个体数量应是同步变化的,捕食是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的现象,两种生物的种群数量的关系是此消彼长,相互之间具有调节和抑制作用,以维持两个种群数目的相对稳定。竞争是两种生物为争夺食物、空间而发生的斗争,竞争的结果是一种生物生存下来,种群密度增加,另一种生物的种群密度减小,乃至最后消亡,表现为两极分化的发展趋势。故选B。3.2010惠州狼、狗、猫常把排尿作为与同类其他个体交流情况的“气味标记”,这
f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A.种内互助C.共生答案A
B.种内斗争D.生存斗争
解析考查生物和种内关系。狼、狗、猫以排尿点作为“气味标记”,以期待与同类其他个体交流情报,获取信息,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种内互助。4.2010黑龙江以下有关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是A.对在自然环境中的种群而言,K值总是固定不变的B.在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的条件下,种群数量增长曲线一定呈“J”型C.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种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