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的意象以及意象所包含的旨趣意象所体现的情调意象的社会意义和感染作用才能真正地读懂古代的诗词作品。
四、赏“意境”
意境和意象一样都是解读诗歌必不可少的钥匙它是文艺作品所描绘的客观图景与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具有完美意境的诗词情与景的和谐统一不仅是情景交融的而且还能情景相映也就是思想感情与艺术境界互增光彩。因而作为鉴赏者在欣赏诗词时也一定要注意对其意境的把握。如马致远的《天沙净秋思》前三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叠用九个名词写出九种典型事物形象地展示了一幅野郊秋游图几棵苍老的秃树兀立山野枯败的藤蔓缠绕其身黄昏归巢的乌鸦栖息于树上淙淙的流水流经桥下荒村茅舍逸然自适古老荒凉的驿道上秋风阵阵困顿疲乏、飘泊异乡的游子骑着马正踽踽独行。这三句表面写景实则景中含情情景交融。尤其是“枯、老、昏、小、古、瘦”等词的运用有力地渲染出游子那种长期羁旅在外不得与家人团聚的凄戚怅惆、郁闷悲苦的思想感情。景由情生情由景显情和景溶铸成一个浑然天成的艺术整体创造出萧瑟苍茫、深沉隽永的意境给人留下强烈而深刻的印象。难怪王国维赞曰“寥寥数语深得唐人绝句佳境。”
五、赏“诗眼”
古人写诗词尤其注重炼字炼句力求一字传神一句传神。优秀的作品中诗有“诗眼”词有“词眼”。而这些含有诗眼词眼的句子往往最能体现作品的内蕴及表达技巧。
常言道“窥斑而见豹”“见微而知著”。诗眼词眼能集中、凝炼、鲜明、生动地体现诗的神韵有着奇妙的艺术功效。如王维的《过香积寺》“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诗中的“咽”字写得极为准确而传神更衬托出山林的幽静。“日色冷青松”诗人用“冷”来形容日色也极为传神。山林幽暗夕阳余晖抹在幽深的松林上给人的感觉就是一个“冷”。这一“冷”字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寂。因此不难看出“诗眼”分别是“咽”、“冷”。山中的岩泉由于岩石的阻拦发出低吟仿佛呜咽之声。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林幽暗似乎显得阴冷。“咽”、“冷”两字绘声绘色、精炼传神地显示出山中幽静孤寂的景象意境。
六、赏“典故”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古代诗人创作时有时借助一些典故来表现广泛而深刻的主题。用典故可收到言简意赅的奇特效果。如果我们关注这些典故了解这些典故对解读诗人的心境情感、作品的内涵意蕴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