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千年神木唐枣树
ff庆云县地处渤海之滨和鲁北平原,是金丝小枣的集中产区,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小枣之乡”。这里存活着一株全国最古老的枣树,大家都称它为唐枣树。它位于庆云镇周尹社区,距今已有1400余年树龄,被誉为“中华枣神”,载入《中国名胜大辞典》。庆云人都管它叫枣祖宗,当地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乐陵小枣香又纯,它的祖宗在庆云;无棣小枣醇又香,庆云是它的老故乡。”唐枣树高65米,胸围4米。从北侧看,树干镂龙雕凤,苍劲遒逸;从南侧看,枣树腹鼓腔空,能容下小孩玩耍。唐枣树历经千年沧桑,依然旺盛地生长着,年年开花结果。它已成为庆云人的图腾,充满着神秘、神奇和神话。世代相传着关于唐枣树的好多神奇故事,其中有三个故事广为流传。第一个故事发生在隋唐时期。有一次,瓦岗寨英雄罗成在边关征战,路过此地,烈日炎炎,人困马乏,很远就看到鬲津河(今漳卫新河)畔有一棵大树,赶紧赶过来,把战马拴在树上,自己躺在树下歇息睡着了。不知过了多长时间,罗成正睡得香甜,哪里知道敌人的追兵近在咫尺。恰巧,几颗熟透的大红枣落下来,正砸在罗成的脸上。罗成惊醒,发现险情,
f匆忙间捋吃了些红枣,顿时精神抖擞,体力大增,赶紧跃马加鞭箭般离去。当他重返战场,见到唐王李世民,便把落在马鞍里的几颗红枣献出来。李世民品尝后,觉得甘甜如饴,就诏封为“糖枣”。这株树上结的枣形状扁长粗大,像老鸹枕头,当地人还叫它“躺枣”。由于罗成在这株枣树上拴过马,老百姓都叫它“罗成拴马桩”。第二个故事发生在明朝时期。当时,燕王朱棣为夺取政权,从北平起兵,一路南下,攻城掠地,遭到各地官民反抗,在河北、山东一带持续战斗达三、四年之久,历史上称为靖难之役,民间称为燕王扫北。当时,庆云归属河北,燕王的部队经过此地时,唐枣树周围忽然下起漫天大雾,藏在这棵老枣树下的老百姓没有被发现,都幸免于难。其它地方的老百姓可没这么幸运,大多死于战乱,一度十室九空,如今庆云一带的居民多是永乐年间从山西大槐树那里迁来移民的后代。第三个故事发生抗日战争时期。日本鬼子占领庆云县城不久,就发现了这株唐枣树,便想砍伐后运回日本。当地老百姓知道后,纷纷赶来冒死相护。当日本鬼子砍下第一刀后,奇迹发生了,老枣树流出鲜红的血液,同时晴空之中响了一声霹雳,顿时暴雨如注。日本鬼子知道他们的行为动了天怒,再砍下去一定会遭到老天爷的报应,就不敢再砍。这株唐枣树才逃过一劫,有幸存活了下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