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文化产业发展规划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关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决定,深入践行胡锦涛总书记2009年4月在视察山东时提出的“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科学开发海洋资源,培育海洋优势产业,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重要指示,依据《国务院关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的批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关于促进文化产业振兴的意见》等中央和省有关文件精神,编制本规划。规划主体区范围包括山东全部海域和青岛、东营、烟台、潍坊、威海、日照6市及滨州市的无棣、沾化两个沿海县所属陆域。规划期为2011年到2020年,分两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从2011年到2015年,第二阶段从2016年到2020年,重点是“十二五”时期。一、背景与现状(一)发展背景文化产业被誉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在推动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2010年,我省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1230亿元,占GDP比重的312,成为全国四个文化产业增加值过千亿元的省份之一。“十一五”时期我省文化产业增加值现价年均增速1879,高于同期GDP增长速度。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确定了“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战略目标,我省“十二五”规划也提出到2015年末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翻两番”的总体要求文化产业已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1
f山东半岛为海洋所环绕,具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发展海洋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海洋文化产业作为海洋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指的是生产、制造、销售有关的海洋文化产品和提供相应文化服务的行业。海洋文化产业离不开海洋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海洋文化资源可分为物质层面、精神层面和行为层面,形成相应的文化产品和产业形态,借助于特定的商业模式使这些产品进入市场,供人们消费和享用,提高经济附加值。(二)发展现状山东半岛海岸线长达3345公里,海洋资源十分丰富,发展海洋产业的潜力巨大。2010年,山东省海洋生产总值达到7098亿元,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189,占全省生产总值的172,是名副其实的海洋大省,海洋经济已成为山东省重要经济门类。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所属市县文化旅游、演艺娱乐、出版发行、影视制作、艺术品交易、海洋节庆与会展业等传统产业持续发展,文化创意、数字出版、动漫游戏等新兴产业迅速崛起,初步形成了门类齐全、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的文化产业体系。独具海洋特色演艺业(如《蔚蓝青岛》、《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