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预案,定期开展演练。按规定报告生产安全事故,及时开展抢险救援,妥善处理事故善后工作。
3
f四、完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系,严格落实各级部门的监管责任。
企业各级部门要切实承担起安全生产监管职责,全面贯彻习总书记“管行业、管业务、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讲话精神,各级部门的主要负责人是本区域安全生产工作第一责任人,对安全生产工作负总责;分管负责人和其他负责人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对分管范围内的安全生产负责。各企业每季度至少召开一次专题会议,研究解决安全生产重大问题。认真落实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逐级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和承诺书。要按照政府有关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指导,进一步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综合监督管理工作。各企业要设立安全生产专项资金,用于安全生产投入,要经常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落实隐患整改到位,消除事故隐患,降低事故发生率。
建立健全企业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组织,充分发挥企业工会和职工代表大会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作用,调动职工依法参与、监督本单位安全生产的积极性,有效保障职工劳动安全卫生健康合法权益。
五、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各企业要重视和加强安全生产基础工作,狠抓安全生产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确保一线生产人员劳动防护用品、消防安全生产设施、职业病危害告知牌及相关警示标志的建设。要加强设备管理,定期对设备检测、检修和保养,严禁带“问题”运行。六、建立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
4
f企业是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防控的责任主体。要逐级建立并落实从企业主要负责人到每个从业人员的隐患排查治理和监控责任制。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按照事故隐患的等级进行登记,建立事故隐患信息档案;按照职责分工实施监控治理,并保证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所需的资金。各企业要建立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综合督查和专项检查制度,定期开展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对检查过程中发现的事故隐患应立即整改,通过每次安全生产例会进行通报警示,并建立信息管理台账,切实抓好整改落实。要做好重大危险源的普查、登记、评估和监控工作,切实做好企业重点场所、重点部位、重点设备的安全监管和动态监控,发现隐患和异常现象立即解决,确保万无一失。
七、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提高突发事故灾难处置能力。
各企业应根据安全生产事故有关应急预案,分门别类制订和完善本部门、本行业(领域)的各类安全生产应急预案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