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目前英语课堂教学现状。2、分析调查结果,针对存在的问题确定研究出发点。3、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如何打造有效课堂。4、以案例及论文等形式呈现研究结果。5、最后撰写研究报告。
f七、研究过程第一阶段(2009年3月-2008年7月)完成课题设计、申报、立项、理论文献资料收集等工作。我组成员通过查阅关于有效教学的文献资料,学习相关理论书籍,逐步掌握了一些关于英语有效教学的最新动态和理论知识,为研究做好了准备。第二阶段(2009年8月-2010年5月)进行课堂教学实践及调查研究,写出调查报告,提出改善方案,并落实到课堂教学行动中。9月,我组接到立项通知书后,立即组织召开了开题报告会。制定研究方案,进行人员分工,明确各自具体任务,确保研究工作顺利开展。韩志玲负责本课题的整个实施过程;王永清、周长娥、王清丽、王丽红进行课堂教学实践,写出调查报告,待小组讨论提出改善方案后,并落实到课堂教学行动中,并撰写研究报告和论文;郭荷珍、康瑞芹负责收集、整理研究资料。首先,我组成员对各自所在学校的教师和学生进行了有关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抽样问卷调查和访谈,明确当前我县课堂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客观因素,如班额过大;有教师和学生的主观因素,如教师的专业素质有待提高,教师的职业热情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有待加强,以及在教学中老师们过于强调单词、句型的记忆及正确的使用,有时学生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时,教师又迫不及待地想纠正学生,课堂气氛就有些拘谨、沉闷等。针对存在的问题,我们确立了以提高英语课堂有效性的教学策略、如何为学生营造英语学习氛围、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等为研究出发点,通过教学实践和观摩、交流写出教学案例、教学随笔、教学反思及研究论文,并在总结中,不断改进和完善,最终形成英语课堂有效教学模式,使教师们能积极创设教学情境,采取形式多样的教法,把听、说、读、写和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率。第三阶段(2010年6月)收集、整理研究资料,撰写研究报告和研究论文,做好结题准备工作,并将成果在全县推广。我组成员整理研究成果,通过再实践的过程,进一步检验其科学性和实用性并推广,以点带面全面提高我县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八、研究成果在这段时间里,课题组成员频繁地出入课堂,实践、观察、反思、总结,取得了一些成果,现把较典型的案例和课题组成员的反思及形成的论文呈现如下:论文一:《如何打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