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医科大学教学大纲外科学
(供临床医学、医学影像专业使用)
二OO四年十一月
127
f前言
外科学是临床医学的一个分科,它是以某些疾病在发生和发展的某个阶段需要手术或以手术为主要疗法的疾病。因此,外科学课程包括外科基础、外科常见疾病和外科手术学。外科学的教学应使学生能掌握外科基础如外科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掌握常见外科疾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预防和治疗原则,熟悉手术的适应症、禁忌症;训练学生外科手术学的基本操作技术和培养学生严格的无菌观念。外科学还要着重对学生临床思维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强调树立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思想,自觉地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亲自参加实践,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外科学教学包括理论课、临床见习、临床实习三部分。教学总时数时,临床见习学时,临床实习学时,其中课堂讲授学学时。理论课、见习课、实习课的时数比为
课程目标
外科学是对医学科学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临床医学学科,它既有自身的理论体系,又与基础医学学科密切相关。《外科学》是临床医学的专业课程,外科教学应使学生掌握外科常见病和多发病的病因、发病原理、临床表现、诊断和防治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为从事临床外科工作奠定基础,并为学习其他临床医学学科,特别是以手术为主要治疗手段的临床医学学科的学习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一)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1.掌握无菌技术,水电解质代谢和酸碱平衡的失调,输血,外科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麻醉,复苏,手术前准备和手术后处理,外科营养,外科感染,创伤,烧伤和冷伤,战伤外科,显微外科,移植。2熟悉外科常见病的基本知识及诊断、治疗:包括普通外科的颈部、乳房疾病、胃十二指肠、小肠、结直肠、肛管、胆道、胰腺疾病(包括消化道先天性畸形),腹外疝,腹部闭合性损伤,急性化脓性腹膜炎,肝脓肿,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大出血的鉴别诊断和处理原则,周围血管和淋巴管疾病;骨外科的运动系统检查法,骨折概论,上、下肢、脊柱及骨盆骨折,手外科,关节损伤及关节脱位,周围神经损伤,断肢(指)再植,运动系统慢性损伤,腰腿痛和磺肩痛,骨关节化脓性感染、结核,非化脓性关节炎,运动系统畸形,脊髓灰质炎后遗症,骨肿瘤;泌尿外科的泌尿、男生殖系检查和诊断,先天畸形、感染、结核、肿瘤及其他疾病,泌尿系损伤、梗阻、尿石症,肾上腺疾病的外科治疗,男性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