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历史试题卷
考生须知:1本卷分两部分,卷Ⅰ为选择题、卷Ⅱ为非选择题。2所有试题的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相应位置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3本卷满分为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卷Ⅰ一、选择题(共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据说周公东征以后,“封建亲戚,以藩屏周”。材料中的“封建”,准确地说是指A进行分封B严密监视C委任官职D保卫周王
2元史记载:“国家置中书省以治内,分行省以治外”,其中的“内”是指A西藏地区B大都及周边地区C江南地区D蒙古地区
3唐高宗时,大臣长孙无忌等撰订《唐律疏议》三十卷解释律令条文,通行天下。这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一部较完整的法典。它颁布前需要通过▲的审批①尚书省A③④②中书省B②③③门下省C①③④④皇帝D①②③④
4下列有关古代郡县制的评价,正确的是①郡县制是分封制的继承和发展③郡县制代替分封制是历史进步A①②B①③②废分封立郡县是秦朝灭亡的重要原因④废分封立郡县有利于中央控制地方C③④D②④
5《辛丑条约》作为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确立的标志,主要是因为A清政府在财政上完全受制于帝国主义B清政府在军事上完全受制于帝国主义C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D形成帝国主义列强共同支配中国的局面6“海东龙泣舰沉波,上相锚轩古代使臣乘坐的一种轻车出议和台人号泣秦桧歌,九城谣谍遍网罗。”从该诗中可以获取的有效历史信息有①甲午海战北洋水师作战非常勇敢③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遭清廷压制A①②③B①③④②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④维新派发起挽救民族危亡斗争C②③④D①②③④
f72015年是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下列哪一关于抗战胜利意义的评述不恰当A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了完全胜利B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C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D从此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81912年2月,孙中山认为“帝制从此不存留于中国之内,民国的目的亦已达到。”导致孙中山得出这一结论的直接原因是A武昌起义的胜利B中华民国的成立C清帝下诏退位D《临时约法》的颁布
9之所以用《共同纲领》作为新中国的施政方针主要是因为A《共同纲领》体现了社会主义原则B.《共同纲领》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C.《共同纲领》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共同纲领》确定了人民民主专政1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