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
在中瑞商务论坛上的讲话(2011年9月30日瑞典韦斯特曼兰省)赵实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金秋时节,清风送爽,在这个美好的季节里,来自中瑞两国的文化和商业机构的朋友们,相聚在美丽富饶的韦斯特曼兰省、韦斯特罗斯市,共同探讨“经济与文化协调发展”这一具有时代意义的主题,必将有助于加强世界各地的文化交流合作,更有助于增进各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中国文联是中国文艺界最大的艺术家联合体,拥有12个艺术门类的全国文艺家协会等共54个团体会员。我们致力于广泛团结文学艺术家,努力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培育文艺新人,促进文艺创作和国际文化交流,不断推动中国文艺事业的繁荣发展。这次我们在瑞典马尔默、韦斯特罗斯等城市举办的“今日中国”艺术周,成功展示了当代中国的民族音乐、舞蹈、魔术、杂技、木偶等现代艺术和优秀的电影作品,受到了瑞典观众的热烈欢迎。今天,借中瑞商务论坛这一交流平台,我简要谈谈关于中国创新发展文化产业的几点认识。
f第一,文化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文化是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这句话精辟地概括了文化的本质。文化不仅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精神,还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生活幸福,既需要强大的经济力量,也需要强大的文化力量。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文化的影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广泛而深远,文化产业也日益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和支柱产业。中国拥有5000多年文明历史,拥有56个民族、13亿人口和庞大的文化产品生产和消费市场,是最具发展潜力的文化产业大国之一。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家始终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制定了一系列文化发展战略,着力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进步,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呈现出健康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成功地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文化发展道路。第二,不断满足人民大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是文化改革发展的根本目的。今天的中国,在促进科学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推进文化改革的进程中,更加注重突出以人为本、改善民生,更加注重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协调发展,努力做到文化发展是为了人民、发展要依靠人民、发展的成果由
f人民共享。国家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服务基层特别是农村为重点,首先是着力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