务指标
平方米平方米
万元万元万元万元
41280395017001700
7001000
51服务收入52地方政府补贴收入53总成本费用54税金及附加55财务内部收益率56财务净现值(ic6)57投资回收期
万元
400
万元
0
万元
898
万元
116
60
万元
12
年
139
备注
年均年均年均含建设期3年
f四、主要问题与建议1.问题
1项目品位定位有一定难度,尽管研发设计工作一经完成,其定位也就相应确定,但在实施过程中仍需要根据具体情况不断完善。
2项目时间较紧,建设资金能否按时到位将直接影响项目实施进度。
2.建议1在下阶段工作中应进一步优化、优选设计方案,节省投资。2加快项目融资步伐,开辟多渠道融资途径,加大政府投资力度。
f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一、项目建设背景
殡仪馆是为全社会服务的窗口,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
个阵地。其功能是,使人们在殡仪活动中的悲伤得到慰藉、情感得
以抒发、哀思有所寄托,倡导文明、健康、进步的殡仪活动,起到
移风易俗和引导合理消费的作用,同时对集约、节约用地和保护生
态环境等具有重要实现意义。
位于中部。地处东经120°41'~128°14',北
纬46°22'~56°45'。南邻,西接,北与、、三区相连,东傍市,东南与、两县接壤。东西长
公里,南北宽公里,总面积平方公里。辖个街道
办事处,个镇。全区出生人口人;。2010年末总人口为
人,死亡人口人,如按常规土葬每冢坟占地20平方米计算,
则每年将占地30亩,且其中13以上是耕地。长此以往,死人与活
人争地的局面将愈演愈烈,而能开垦的荒山荒地将逐年下降,利用
率将越来越低,可耕作的土地也将越来越少,势必从根本上制约着
全区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贫困山区脱贫致富。另外,在丧葬
过程中,受传统思想和封建迷信的影响,大操大办在当地农村盛行
已久,铺张浪费较严重。据不完全统计,仅此一项该县每年开销达
2000万元,极大地浪费人力、物力和财力,影响两个文明建设,同
时也影响全区全面小康社会的进程。另外,现在的殡仪馆是在上世纪
70年代修建的,坐落在城东偏
f僻的荒山上,服务设施陈旧落后,占地面积小,交通不便,无法满足群众办丧事的需要,群众办丧事难的矛盾日益突出,乱搭灵棚治丧的现象无法控制,本区的群众到区外去火化、办丧事,给我区的殡葬管理增加了难度。可见,我区重新选址新建殡仪馆,兴建和购置先进的殡葬设施、设备,完善殡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