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物具有这个形容词
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25、名词的使动用法:就是当名词活用为动词后,主语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物成为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物。26、意动用法:其动词和宾语的关系,需要用“认为(或以为)宾语怎么样”的语言形式去理解或语译。27、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是主语在主观上认为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和状态。28、名词的意动用法:是主语把宾语所代表的人或物看作这个用作意动的名词所代表的人或物。29、为动用法:所谓为动用法,动词和宾语的关系,是为宾语而动,可以用“为宾语怎么样”的语言形式去理解。
f30、对动词用法:所谓对动用法,动词和宾语的关系,是对宾语而动,可以用“为宾语怎么样”的语言形式去理解。31、判断句:是指由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作谓,对主语做出判断,表示主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是什么或不是什么的句子。32、被动句:是指主语和谓语的关系是被动关系的句式。33、传:秦汉之际,把《周易》、《尚书》、《诗经》、《礼记》、《乐记》、
《春秋》称作“经”,把解释经书的叫做“传”。“传”就是对“经”的解说。34、正义:解释经传而得义之正者称为“正义”,“注”、“说”有时也可称为“正义”。35、“疏”:“疏”是相对“注”而言的,在注的基础上再进一步作注就叫做“疏”。“疏”是对注的解释。36、笺:“笺”本来是对传的阐发和补充,后来只指注解的意思。37、注:“注”指对古书的注解,狭义的“注”只指注解,而广义的则包括传、笺等。38、章句:解说古书的一种方法,除解释字词外,还串讲文章大意。39、集解:选取各家注解通释经传的叫“集解”。40、曰,为,谓之:释义术语,用来分别同义词和近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41、谓:释义术语,放在被解释的词后面,用它后面的话说明前面词语所指的范
围或比较、影射的事物。42、貌,之貌:释义术语,用在动词或形容词的后面,说明被释的词表示事物某
种性质或状态。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样子”。43、犹,犹言:释义术语,表示注释与被释词语的意义并不完全相同,只是近似。
往往用近义词作注,或用引申义训释本义。44、之言,之为言,之犹言:声训术语,被释词与注释词在声音上相同或相近,
在意义上相关或相通。
f45、读为,读曰:注音术语,一般是用本字来注假借字。被注字在术语之前,注
释字在术语之后。
古代汉语名词解释
1文字: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是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
汉字:是记录汉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