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一、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征P3科学性1、批判地继承了人类全部优秀文化遗产2、是对世界本来面貌的全面而深刻地反映3、是随着时代和实践前进的永葆青春活力的科学真理革命性1、本质是批判的、革命的2、无产阶级的政治立场3、阶级性和真理性、阶级性和人民性的一致性二、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思想渊源P5A、马克思和恩格斯继承和发展了德国古典哲学B、马克思和恩格斯继承和发展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C、马克思和恩格斯继承和发展了以法国空想社会主义三、马克思主义的发展P81、马、恩本人不断完善和丰富发展自己的理论。2、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3、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胜利和发展。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第一章
11一、社会的物质性,主要表现在P24
1、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2、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活动是物质性的活动。3、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12
一、世界是怎样存在的问题上形成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不同的观点P30辩证法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世界,认为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形而上学主张用孤立的、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二、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辩证法关于事物是否是联系的世界处于普遍的联系中形而上学世界是彼此孤立、互不相干的
关于事物是否是变化发展世界处于永恒的运世界是静止不变的的动、变化和发展物发展的动力在于事物的事物发展的动力在于事物关于事物发展的动力内部矛盾的外部矛盾
f三、联系的方法论意义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相互关系,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四、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区别P37A、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同一矛盾性质相反的两种属性。B、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相对的。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联系1、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2、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中,没有同一性也没有斗争性五、矛盾与和谐P38和谐泛指事物之间的一种协调、平衡关系或事物总体所处的一种相对均衡、稳定状态,是事物发展所呈现出来一种良性秩序。从哲学上讲,和谐是矛盾的特殊表现形式,体现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注意
A、和谐包含矛盾同一性的思想依存、联系,强调矛盾双方协调的关系B、和谐不等于矛盾双方的绝对同一,和谐中包含着差别、对立C、和谐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