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时间不少于1周。第十五条督导机构参照省提供的基础样式编制督导手册。内容包括:有关政策法规和文件依据,督导提纲、问卷、范本等工具性材料,督导工作信息记录表等。第十六条督导机构成立审核小组,对以下材料进行审核:学校提供的关于近三年素质教育工作的自评材料;近三年督导机构的督导意见;责任区督学开展经常性督导的相关材料;其它相关信息。如发现材料不完整或不真实,须责成补报或重报。第十七条督导组由熟悉教育管理、精通教学业务、能胜任督导工作的督学和有关专家组成,也可邀请教育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社区代表参加。每组不少于8人。
f第十八条督前培训内容包括:相关政策法规文件、督导考核标准、督导工具性材料、督导工作程序、具体任务、人员分工、现场信息记录要求、督导工作责任和纪律要求等。培训时间一般为半天。三、现场督导第十九条现场督导时间一般不少于2天。四星级普通高中和60个班以上的学校不少于3天。第二十条现场督导程序一般包括:听取汇报,察看现场,查阅资料,随机听课,问卷调查,抽样测查,开座谈会,个别访谈,梳理汇总,评议评分,形成意见,反馈意见等。无论学校规模大小,现场督导程序不可缺少。第二十一条听取汇报。学校汇报会由督导组主持,督导组全体成员、学校中层以上干部等参加,校长汇报,督导人员现场提问,时间控制在1小时之内。第二十二条察看现场。主要察看学校的校容校貌、基础设施设备、特色成果展示、师生精神风貌,以及班会与全校性的广播操、大课间、升旗仪式、专题活动等。第二十三条查阅资料。主要查阅与督导指标相关的档案资料和原始信息。学校按照督导指标顺序提供档案资料和原始信息的索引,无需专门准备台账。第二十四条随机听课。听课总量一般不少于20节,其中在四星级普通高中和60个班以上的学校听课总量不少于30节,由督导组依据课程总表、作息时间表和教师名册随机抽取,覆盖所有年级、学科和不同职级的教师。另外,学校可在上述听课总量的基础上推荐不多于15的听课量。第二十五条问卷调查。视学校规模大小,学生问卷对象应兼顾不同年级(小学1~3年级除外),一般随机选取6~12个班级。教职工问卷对象一般随机选取不少于教职工总数的12。问卷调查由督导组单独组织,单人单桌,避免干扰。对家长的问卷调查主要采用放学时向走读生分发问卷(带回由家长填写)、次日进校时由督导组直接回收的方式。召开家长及社区人员座谈会时也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