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通识选修课教学现状与教学思考
作者:谢成建来源:《求知导刊》2017年第16期
摘要:通识选修课作为大学生专业课外的补充,越来越受到高等院校的重视。但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教师的教学效果都存在诸多问题。诸如学生存在盲目选课、课程考核不严格及教师课程内容准备不充分等问题。基于此,文章对高校通识选修课存在的问题及可能的教学改革方向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通识选修课;教学现状;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4文献标识码:A收稿日期:20170428
一般而言,我国大学的本科课程体系主要由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及专业课三部分构成。其中,公共基础课也称为通识选修课,课程内容涉及学生专业以外的知识,是专业课程知识的重要补充。通识选修课旨在通过知识的基础性、综合性、广博性特征,使学生拓宽视野,避免单一的专业背景限制学生的未来发展。特别是一些专业外知识可培养学生形成独立思考与判断能力、社会责任感和健全人格。
一、通识选修课的教学现状
1选课的盲目与被动性
通识选修课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未来的发展需求来选修相应的课程。然而大部分的学生以容易通过考试为选课原则,通常选择考核而不是考试课程,选择上课不点名的课程;而对那些对自身知识结构体系起补充作用的课程却反应冷淡。一方面选课的情况会挫伤一些开课教师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一些教师可能会迎合学生的口味而开设很多华而不实的课程。
2学生不重视与课程考核不严格
由于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分类,导致学生主观上对选修课重视不够,选课的主要目的在于满足学分要求;许多教师为了保证学生选课的积极性,对学生的日常考核和期末考核也不够严格。高校中多年来流行一句“选修课必逃、必修课选逃”正是这一现状的真实写照。因此如何改变目前通识选修课的教学现状,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提高通识选修课教学的效果,这是教学改革实践讨论的热点问题。
3教学手段单一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由于通识选修课学生来自不同学院,授课教师对学生不熟悉,因此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一言堂的教学方式。实际是很多学生起初对选修课是怀有一定的期待,一方面是基于对未知知识的好奇心,另一方面是对新教师的期望,但这样的期望也很容易因为教师的教学手段简单而破碎,从而丧失学习兴趣。
二、通识选修课的教学改革探讨
1加强学生选择通识选修课课程指导
由于学校对通识选修课选课方面缺乏合理的指导,同时由于选课时间短,导致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