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中国如何实现产业升级?
汪建成和毛蕴诗1中山大学管理学院管理学博士和讲师。2中山大学企业和市场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编者按】尽管最近几年有巨大的贸易顺差,中国的制造业仍然处于国际分工链条的底端,国际竞争力主要是依靠低生产成本优势。中国制造企业利润率低,中国制造业的低盈利能力通常是被描绘成所谓的“微笑”曲线。中国制造业应该如何实现产业升级?中国制造企业如何跳出低利润的“泥潭”?本文作者试图使用案例分析来回答这些问题,并支持他们的理论。1介绍Amsde
1989提出,新兴市场经济体企业的最优路径是实现升级与创新,从而通过研发设计工程,从简单的合同制造到最终建立自身品牌。近30年以来,中国开始改革开放,OEM(原始设备制造商)作为一种有效的合作模式,已成为中国制造企业走向国际价值链和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重要途径。为了从OEM向ODM(原始设计制造商)和OBM(原始品牌制造商),前者为后者提供了资本积累和技术积累,也为未来品牌提升奠定了基础。众多国际知名企业走这条路。例如,20世纪70年代,韩国三星集团在转向这条路之前主要从事制造非品牌产品。同样,台湾电子公司明基通过为知名企业如戴尔和诺基亚生产零件或产品,逐渐获得制造技术。东亚国家经济崛起中OEM过程的作用获得了许多学者的注意。Hobday2000认为,OEM在东亚国家的工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更重要的是,台湾、新加坡、韩国和香港的一些企业从OEM模式转向ODM模式,然后转向OBM模式。1989年,Amsde
提出了新兴市场经济体中企业的另一种模式,其中它们在某个地区拥有竞争优势和生产设计能力。在地方层面坎,这样的企业成为了OBM(原始品牌制造商)。虽然,这些优势在本质上是相对的,因为这些企业的技术优势不能跟外国竞争者相提并论,也不能使自己的品牌成为世界知名品牌。因此,通过作为国际客户(尤其是世界知名公司)的OEM或ODM,一个企业可以学习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法,较好了解国际标准,并获得生产世界一流质量产品的能力。这反过来,将有助于企业运营自有品牌产品,并最终成为一个全球品牌。
从全球的角度看,这种模式仍然遵循从OEM到ODM,再到OBM的路径。2001年,Forbes和Wield发现激烈竞争的必然结果让新兴市场经济体中的企业可以实现自主创新,这将可以从OBM到ODM。在这个阶段每个企业比较有专有产品创新的能力。
f然而,近年来,OEM的缺点,如低端产品、低水平技术、进入门槛低、企业利润微薄等变得越来越突出。如何摆脱OEM的固有缺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