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该地震断裂带形成于中元古代。
24岩土的构成与特性根据区域资料,本场区第四系覆盖层厚度(dov)约23m,从本次勘探揭
露的地层资料分析,拟建场地勘察深度(200m)范围内的地基岩土为第四纪
全新世~晚更新世(Q3)的沉积土层及泥岩、粉砂岩,土层主要由粘土组成。按其沉积年代及物理力学性质的差异,共划分出3个主要土层。其中层①为表土,工程性质较差;层②黏土为第四纪(Q4)一般黏性土,工程性质一般。基岩为泥岩,工程性质好,承载力高。
层①耕土:灰色,较松散。土质不均匀,含植物根系,主要由黏性土组
成,工程性质差,应清除。
层②黏土:灰褐色,可塑,土质较均匀,切面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
韧性中等。
层③泥岩:紫色~紫红色,层理不发育,厚层结构,岩芯呈碎块状、短
柱状。本层未揭穿。
各土层层底埋深、相应标高及层厚详见“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统计表”,地
层分布详细情况详见“工程地质剖面图”。
25不良地质作用
场地内无滑坡、崩塌、岩溶、土洞和活动断裂等不良地质作用。
根据所收集的资料,本区的地面沉降主要由过量开采地下水引起,该项
目周边无工业供水用井,预测地面沉降不良地质作用对本工程的危害性极小。
26不良地质条件与特殊性岩土根据勘察结果,场地内除表土(填土)外,无其它不良地质条件与特殊性岩土。
27水文地质条件271地下水
⑴地下水的赋存条件及类型
山东泰山地质勘查公司
6
报告编号:201610
f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详细勘察阶段
根据勘察结果及区域性水文资料,勘察深度范围内无地下水。⑵地下水的补给、径流及排泄条件
地下水的补给来源主要是大气降水。地下水的排泄方式主要为自然蒸发。⑶地下水位
雨季地表将有上层滞水存在,水量不大,对本工程影响小。272地表水勘察区及附近500m内无大的地表水体。273地表水与地下水的相互作用场地附近无地表水、地下水。274地下管网渗漏情况勘察区现状为空地,勘察区无地下管网分布,勘察期间未见勘区外围道路有因给水管、雨水管、排污管等渗漏引起的塌陷现象。3、拟建场地工程地质、岩土工程评价31场地稳定性和适宜性评价311不良地质作用及地质灾害评价根据所收集的资料,场地及其附近无不良地质作用及地质灾害。312不良地质条件与特殊性岩土评价场地内无不良地质条件与特殊性岩土。313场地和地基的地震效应评价⑴区域地震概貌枣庄市地处苏鲁交界中心,大地构造上属于华北断块区的南部,在地震区划上则属于大华北地震区的南缘。地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