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坡度不大于5°,10m范围内不应有树木、周围无高大建(构)筑物。
11
f2、起降坪地中心左右15°范围1000m距离内,直升机进出通
道向上5°视野内没有任何障碍物,保证升空平行安全角度。
3、起降场面积可参考表372。
表372我国主要装备直升机起降坪幅员尺寸
直升机机型
起降场面积(m)
米117
60×60
米8、直5、直9
60×40
米6
50×50
云雀
30×20
373应急洗浴设施可结合应急厕所设置,也可以设置移动式洗浴设施。374应设置功能介绍图版,宜设置触摸屏、电子屏幕等设施。375有条件的可在场地内或场地附近设置救援人员的驻地。
4场所型应急避难场所
41分级
411场所型应急避难场所按安置时限分为以下三级:Ⅰ级应急避难场所,可安置避难人员30天以上;Ⅱ级应急避难场所,可安置避难人员3~30天(含30天);Ⅲ级应急避难场所,可安置避难人员3天以内。各级应急避难场所具体要求应符合表411的规定。
表411:各级场所型应急避难场所建设要求
12
f级别
Ⅰ级Ⅱ级Ⅲ级
安置时限(天)
30以上3~303以内
场所面积(建筑面积)(m2)
4000m2以上单建式地下空间(含人防工程)或大型体育馆、展览馆、学校等
人均避难面积(m2)
2~3515~21~15
42建筑物选择
421选择场所型应急避难场所应符合如下要求:1、大型体育馆、展览馆、学校等。2、建筑面积不小于4000m2单建式地下空间(含人防工程)。
422用作场所型应急避难场所的公共建筑和地下空间(含人防工程)必须符合抗震、抗风及防洪要求,不符合要求的应在加固改造后方可使用。
43平面布局
431规模较大的应急避难场所应划分避难单元,每个避难单元的建筑面积不应大于4000m2。避难单元之间应设置连通口。
432每个避难单元应设置指挥、生活、医疗、物资储备、供水、供电、排污等设施。
433每个避难单元出入口不应少于两个,避难场所出入口应布置在地面建筑倒塌范围之外。
434避难场所出入口通道净宽之和,应按避难人数每100人不小于03m确定,每个通道通过人数不应超过800人。当通道内设置
13
f门时,通道净宽应按门净宽计算。
44设施
441避难单元内应设指挥区,内设广播、图像监控、有线通信、无线通信等应急通信设施。要求:
1、指挥区建筑面积应不小于50m2。2、广播系统应覆盖整个避难单元。3、图像监控应覆盖整个生活区和主要出入口。
442避难单元内应设生活区,生活区应进行分区,每个分区不应超过800m2,分区之间应有大于2m的人行通道。
443避难单元内应设物资储备区,其建筑面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