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德州学院
物理系
2012届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
毕业设计
1绪论
语音是人类进行信息交流最直接、最方便、最有效的工具,语音信号是携带语音信息的语音声波。在信息化时代,人们也期望用这种最便捷的信息交流工具和各种信息存储、处理的设备和终端进行信息交互。语音信号处理研究如何能更加有效地产生、传输和获取语音信息的一门学科。它涉及数字信号处理、语言学、语音学,生理学、心理学、模式识别以及人工智能等多个学科的知识,是信息技术学科中发展最为迅速的一个领域。语音信号的处理最早可以追溯到1874年电话的发明,电话的理论基础是尽可能不失真地传送语音波形。直到1939年Dudley发明声码器,通道声码器技术取代了“波形原则”的处理方法,它的理论基础认为语音是由人的声带振动产生的声源载波受到不断变化的声道的控制调制而产生的,这一概念就是以后迅速发展起来,并广泛应用到各种理论研究和应用实际过程中的语音参数模型的雏形,由此人们开始了语音合成和语音压缩编码的研究。语音识别ASR以语音为研究对象,它是语音信号处理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是模式识别的一个分支,涉及到生理学、心理学、语言学、计算机科学以及信号处理等诸多领域,甚至还涉及到人的体态语言如人在说话时的表情、手势等行为动作可帮助对方理解,其最终日标是实现人与机器进行自然语言通信,让人机交互界面更加自然和容易使用。四达公司在90年代初推出首批汉语听写机之后,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合作研制出具有自然理解能力的新产品。进入上个世纪90年代,随着多媒体时代的来临,语音识别系统由实验室走向实用。许多发达国家和一些公司如美国、日本、韩国以及IBM、Apple、AT&T、NTT等著名公司都为语音识别系统的实用化开发研究投以巨资,其中语音识别软件的发展最为迅速。语音识别软件是语音识别理论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产物。语音处理的研究取得很大的成绩,一些应用也取得突破性的进展,有很多有关的研究成果已实现商品化生产并投放市场,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一些信息科学中的新出现的理论和处理方法引入语音处理的研究中,如小波分析、分形理论以及语音信号的非线性处理方法。绝大多数语音信号数字处理系统有很高的实时性要求,要对输入的语音信号做出快速的反应,因此系统工作在实时方式在线方式下,就对系统所采用硬件的性能要
1
f德州学院
物理系
2012届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
毕业设计
求很高,包括处理速度和存储容量等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